文论点滴

安庆历代古寺兴替

  • 发布时间:2015-03-29
  • 浏览次数:5158

 

安庆历代古寺兴替

衣钵付与僧璨。传衣石旁有斗大“空观”二字,为明初太湖县令罗汝芳所书。在二祖石窟后,有“三祖洞”,三祖僧璨驻锡天柱山山谷寺时,往来于天柱、司空之间。此洞即为三祖来司空山修禅时所住。

开元初年(713),禅宗法嗣、六祖慧能的弟子本净(677761),奉师命在司空山修禅。天宝三年(744)唐玄宗遣中使(太监)杨光庭入山采药,与本净禅师相遇,谈经论道,光庭倍受教益,回朝奏报,本净奉诏入京。与京都名僧硕学,阐扬法理,众皆称善。玄宗赐号“大晓”,拜国师还山。奉敕修建 “无相寺”、“崇报寺”等九庵五寺。本净禅师是安庆佛教界最早奉召进京说法的大师。司空山至今还有普陀洞本净石像、经纶院、僧本净肉身塔院、本净坐禅岩等遗迹。无相寺与二祖禅刹一起构成司空山二祖道场。

本净之后,铁面智昺禅师主持本寺。五代至宋,有正德清寂、德止真际、圆通清晓等高僧担任无相寺住持、并拜国师。德止真际禅师舍利塔尚存于司空山塔林。宋代二祖禅刹,几经兴废,而且屡废屡建。

明末,有太空如浩禅师修石室、建牌坊、筑大殿、造香厨精舍并两廊花台。清顺治年间有灵木、体融,康熙年间有明杲、丹岩、幻岩、萝庵、佛测等禅师相继住持司空山。清代康熙二十五年(1686),禅宗法嗣目唐戒可禅师,来此中兴石室,复建二祖寺(即无相寺),并造大雄宝殿、观音楼、大士阁、祖历代古寺的兴替

晋至唐初的早期寺庙

安庆的寺庙,最早见于史载的是太湖县的佛图寺。东晋大兴二年(319),印度高僧佛图澄来到今安庆太湖县境内传教,建寺于佛图山(今太湖县城北40里寺前镇)。晋咸和年间(326~334),佛图澄又率其弟子道安等人在今潜山县太平山建太平寺,在宿松县境内建忠节寺。晋永和九年(353),高僧祐祖在今宿松县西源山口募建西林寺。晋代,在今枞阳县青山,有僧人清供建石屋寺,至今仍有迹可寻。晋代潜山境内还建有百丈寺、法云寺(一名后山寺,现属岳西县境)。南朝梁天监四年(505),僧宝志来今安庆市东郊的大枫建石山寺。天监六年(507),传宝志大师与白鹤道人上皖公山斗法,宝志道高一筹,夺得开山建寺之权,遂创山谷寺。至南朝梁承圣元年(552),今望江县境内建有妙光寺,潜山境内建有石陂寺,今怀宁县境内建有莲花庵等寺庙。梁代宿松县境内建有弥勒寺、龙山寺。陈太建七年(575),天台宗智顗大师来浮山传道,创建浮山寺。这个时代正是佛教在我国初步扩大影响的时代,佛教徒们有感于安庆的名山胜境,纷纷来此驻寺传法。安庆境内寺庙广布,梵音缭绕。随着北周武帝在北方的大肆灭佛,北方僧人大量南来,给安庆佛教增添了新的发展契机。佛教宗派之一的禅宗,即由其二祖慧可从嵩山少林寺带来,在安庆生根、开花、结果,最终形成佛教中极有影响力的宗派,其影响在时间和空间上都超乎寻常。

北齐天统年间(约566),禅宗二祖慧可的弟子僧璨为了避免门派争执,保存禅宗的法脉,遵师嘱南下舒州皖公山,隐居修行。后北周武帝灭法(约574年前后),二祖慧可携达摩所传的法衣、经卷也来到舒州避难。二祖和弟子僧璨重聚,他们在晋熙郡太湖左县城东十五里的凤形山建观音寺,不久又到狮子山薛义河,草创二祖禅堂。今二祖禅堂所在地,还留有二祖坐禅说法的葫芦石、二祖濯洗锡杖的“濯锡潭”,不久,二祖又上司空山寻求传法之地,于司空山上建二祖道场,并且在隋开皇二年(582)把衣钵传给弟子僧璨。二祖传法给三祖僧璨的“传衣石”,以及“祖师洞”等遗址尚存,可供后人瞻仰。据康熙六十年《安庆府志》(以下简称府志)记载,二祖在太湖境内还建有石溪寺和上生寺。三祖僧璨得二祖亲传,最初在今宿松县境内建有宝相寺,隋开皇十二年(592),三祖上皖公山,以原山谷寺为道场宣讲禅法,后代称山谷寺为“三祖寺”。有小沙弥道信慕名上山谷寺谒见三祖僧璨,后被授予衣钵与经卷,即禅宗四祖。四祖得衣钵后,居山谷寺传法十余年,后往湖北黄梅说法,于黄梅西山建正觉寺,并传法于五祖弘忍。弘忍于黄梅东山传法于六祖慧能。五祖弟子神秀因宣扬“渐悟”之说,未得衣钵真传,后来到湖北当阳玉泉寺自立“北宗”。神秀“北宗”一派在初唐时期颇为兴盛,势力超过慧能南宗(“顿悟”法门),其弟子在今潜山、宿松一带广为活动,建过不少寺庙。五祖弘忍本人在传衣钵后,也曾云游四方,随行说法。传弘忍来宿松境内,流连于严恭山、石莲洞一带,欲寻幽胜之地筑寺说法。后宋代(一说元代)僧人在五祖驻锡之地建严恭庵,现庵东有石殿遗址,传为五祖憩息之地。石莲洞一带,前人还建有五祖禅林一座,今已不存,唯遗址依稀可辨。五祖足迹不停,又来到今太湖县境内,于法华寺说法,再去相隔八里左右的西风洞坐禅,西风洞后被称为五祖洞。唐大历年间,法智禅师在五祖洞近旁建狮子庵,即后来著名的西风禅寺。

唐代禅寺的发展

唐高祖武德初年(618),僧智岩来舒州山谷寺师从宝月禅师,驻寺20余年。唐太宗贞观十四年,谒见四祖道信旁出法嗣牛头山法融,成为“牛头禅”二祖。贞观年间,僧人金、张二禅师广为活动,在太湖境内建有弥陀寺、圣迹寺,在宿松境内建有燃灯寺、广福寺。司空山本净禅师受六祖慧能所托,来司空山传法。因为中使杨光庭来采长春藤,偶遇本净禅师,报唐玄宗。玄宗后赐号“大晓”,并赠金于司空山建无相寺,极盛时其下院有九庵四寺,僧房五千余间。今司空山松波寺,也是当时九庵四寺之一。天宝年间,大通禅师在宿松境内建东禅寺。天宝四年(745),舒州别驾李常启僧璨遗体火化,取舍利建塔供奉,号“三祖塔”。乾元元年(758),唐肃宗李亨赐山谷寺名“三祖山谷乾元禅寺”。大历七年(772),唐代宗李豫赠“三祖塔”名为“觉寂塔”。唐武宗会昌五年(845)灭佛,寺与塔皆毁。唐肃宗乾元初年,有牛头禅崇慧大师来舒州天柱山雪峰尖建寺,永泰元年(765)唐代宗李豫赐号“天柱禅寺”,寺在玉镜山西麓梁昭明太子读书遗址太子阁侧畔。崇慧之后,有仔和尚住持天柱寺。六祖慧能法嗣南岳怀让传法于马祖道一。马祖大师自洪州(今江西南昌),来今安庆境内,在宿松灵隐山一带,建灵隐寺传法,今有马祖殿、道一洞、冻僧桥等遗迹可寻。因江中小孤山奇秀绝美,便于山上建寺,名“启秀寺”,其弟子百丈怀海,也曾在启秀寺说法。马祖道一又北上天柱山,结庵讲禅,后人称为“马祖庵”,庵在今天柱山马祖景区幽涧泉马祖洞西侧。马祖洞在霹雳石下,传马祖曾在洞中习静。由于马祖及其弟子的传法活动,这一时期天柱山的佛教尤其是禅宗有了很大发展。

唐中期以后,安庆境内禅宗寺庙依然兴盛,今太湖境内,有栲栳禅师建真乘寺,寺内万佛塔塔高七层,壮丽恢宏。又有僧人海会建海会寺,寺在太湖县白云山麓,唐代文人李白、杜甫、王维都曾游览过,并留下赞美诗篇。唐大历年间(766779),法智禅师建四面寺于太湖四面山。唐武宗会昌灭佛,安庆境内寺庙大部被毁,从司空山到浮山,一片破败景象。当时唐宪宗第十三子光王李忱,为避政治迫害,隐居在太湖四面寺,剃度出家。武宗死后,李忱回京即位为宣宗。他一反武宗的灭佛政策,大力倡兴佛教,史载“大中十二年,敕天下诸寺修治诸祖师寺塔。”大中,是唐宣宗年号。大中十三年,按宣宗诏旨,在四面山建大中寺,朝廷还为此运来十二根汉白玉石柱,这是李忱对四面山和禅宗的感念。五年后,宣宗之子唐懿宗又下诏对大中寺进行维修扩建,表达他对父皇的孝道。大中年间,天柱山一带寺庙也大多复建,咸通二年(861),舒州刺史张彦远重建三祖寺及塔,并写有碑铭。唐末,大同禅师来今桐城境内投子山,建胜因寺(后人因山而改名投子寺)。赵州禅师也闻名来会,留下一段禅门佳话。唐末天复年间(901904),有舒州天柱山和尚往韶州云门山参谒云门宗祖师云门文偃,悟得禅门真传,回到舒州山谷寺传法,成为云门宗传人。据府志记载,宿松县境内,唐末水光禅师建有福昌寺、界牌寺,护法禅师建有东林寺,灵光禅师建有棲隐寺、双井寺,三身禅师建有文殊寺;望江县境内建有菩提寺、太慈寺、龙山寺;潜山县境内还有万安寺和甘露寺;桐城境内建有法萧寺、觉林寺等。

宋元宗门的兴衰

进入宋代以后,禅宗云门宗、曹洞宗、临济宗在安庆都有一定影响。北宋初年,马祖三传弟子意诚在今安庆市北郊建有三城寺,该寺规模宏大,一度成为安庆佛教禅宗的中心。在今安庆市郊大龙山麓,还有建于宋代的圆照寺。宋太平兴国七年(982),舒民柯萼于万岁山(即玉镜山)古松下掘出一石篆,上镌宝志手书“圣祚绵远”四字,进献于朝。太宗赵光义取名“瑞石”,遣使至三祖寺致谢,谥宝志名“宝公”,赐号“道林真觉禅师”。宋仁宗天圣六年(1028),朝廷选舒州山谷寺为道场,降赐佛牙舍利,建资寿宝塔,为仁宗皇帝祈寿。皇祐二年(1050),塔被雷焚,朝廷复敕重建资寿宝塔,塔于熙宁三年(1070)竣工,米芾题写《山谷寺选佛场记》。仁宗天圣十年(1032),太湖知县李淳撰写《太湖县白云山海会寺建经藏记》(已佚),说明海会寺在当时已颇有名望,临济宗传人白云守端禅师正在海会寺弘法。宋初淮西佥事王伦题海会寺道“淮西第三禅刹”。白云守端为临济宗九世,出杨歧方会门下。守端大师在海会寺将临济正脉付与弟子法演。宋初诗人郭祥正于熙宁年间来海会寺参拜守端大师,后来也成为守端的弟子。守端大师还在法华寺、龙门寺、兴化寺、千佛寺讲禅授法。守端大师圆寂后的第二年,即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有曹洞宗义青禅师“还龙舒,道俗请住白云山海会寺”。义青禅师随后又住投子寺弘法。守端大师弟子法演禅师原在太湖县四面寺主持,后往海会寺参谒守端大师。法演晚年,住持湖北黄梅五祖山,也称为五祖法演。法演弟子龙门清远先在太湖四面山大中寺、龙门寺说法,后迁往和州褒禅寺,与王安石、黄庭坚交好。牧庵法忠(也称伏虎禅师)曾来舒州参拜清远大师。清远圆寂后葬于太湖龙门寺,宋徽宗政和年间赐法号“佛眼”。法演还有两位弟子佛鉴慧勤、佛果克勤,也得到过朝廷的尊赐,三人号称“演门三杰”。据府志记载,法演禅师在今桐城境内建有白云寺,龙门清远在太湖建有独阜寺,在今枞阳境内建有龙门寺(今天峰寺);碧岩禅师(即法演弟子佛果克勤)在桐城县境内建大宁寺,寺在城西五里不动山。北宋末年牧庵法忠禅师重建三城寺,又在太湖境内主持修复或重建安定寺、石羊寺、南山寺、高格寺、光山寺、崇报寺、长林寺;在宿松境内建有兴化寺。

宋初天禧年间(10171021),高僧远禄参拜曹洞宗祖师太阳警玄禅师,玄禅师以直裰皮履相授,嘱道:“洞宗无人,以此传之。”远禄奉命往住浮山,成为浮山曹洞宗开山祖师。当时欧阳修等文人常来浮山游览,与远禄交好。远公用下棋作比,宣讲禅义,欧阳修叹服惊异,留下“因棋说法”的佳话。远公先是讲法于古浮山寺,因为精通《华严经》的义青禅师来见,就把浮山寺改名为“华严寺”。嘉佑年间,宋仁宗赐寺名“敕赐大华严寺”,赠远公为“圆鉴大师”。远公拓地扩寺之初,舒州知州吕叔济和巢湖人周同资助建寺,使华严寺规模空前。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等名人常来与远公谈法论道。远公又将晋代古寺会圣寺加以重修,作为自己的住持地。他在会圣寺讲法、著书,直到坐化,会圣寺又称为远公道场。经过后代多次重修,会圣寺至今尚存远公塔院、远公石像和寺庙主体。远公之后住持会圣寺的有义青、晓云等高僧。远公后嗣第四代善本禅师,于浮山建“绿萝庵”,是今日金谷禅寺的前身,古庭、大迁等高僧住寺说法。

传临济宗祖师义玄禅师曾经自浙西天目山来妙道山中修行。宋仁宗时,有国舅为避宫廷之难,自称“李三道人”,来到今岳西境内妙道山依临济宗门下修禅。仁宗赐“金碧禅林”匾,敕建金碧寺。北宋初年有全举禅师住法华寺(在今宿松县境内)传法,白云守端大师也曾在该寺主持法席。小孤山启秀寺,宋代改建为惠济寺,祭祀“妈祖”,而寺僧归曹洞宗一派。在天柱山,北宋初年,甘露法眼禅师参拜浮山法远后,居甘露寺说法,一时“人天瞻仰”。北宋政和年间,有云门宗传人天衣义怀、冲会圆智、守禧禅师住持山谷寺,这一派一直延伸到南宋时期。临济宗传人白云守端和弟子法演于北宋中期住持潜山太平寺。元祐年间,法演弟子佛鉴慧勤、佛眼清远继续住持太平寺,名声远播。南宋庆元年间(11951200),禅宗南派黄龙慧南的弟子法宗禅师住持三祖寺,人称“道者”。这一时期,潜山境内除了修复被毁寺庙外,还兴建了天宁寺、广教寺等20多所寺庙。自宋初以来,桐城投子山先后有天衣义怀、投子义青、证悟、普聪、道宣、法宗、圆修等名师住持,一时宗风大振。据府志所载,宋代安庆境内禅寺数量远超过唐代,反映宋代禅宗在安庆的兴盛。

宋末元初,安庆境内禅寺因战争损毁严重,浮山、天柱山和太湖、怀宁、桐城一带实际变成战场,寺庙残破,僧人星散。元朝建立后的几十年间,佛教禅宗略有恢复,潜山境内增添了兜率寺、大吴寺、时思寺、云峰寺、清凉寺等寺庙。天顺元年(1328),僧会祖重修太湖四面山大中寺,以铁灌注塔顶。望江县在元泰定三年由僧人了智创建青林寺。宋末,范文虎在安庆城内舍宅建寺,元至正年间建成,原名“大塔寺”,因为寺内产双青莲,更名“双莲寺”。同一时期,城内还建有万寿寺、古塘寺等寺庙。今怀宁境内,元代建有长栎寺、绍圣寺、乾元寺、显能寺等。今太湖境内,元代建有蒙山寺。宿松境内有龙王寺。

元末战争再起,安庆境内寺庙再遭浩劫,圣地三祖寺除觉寂塔外,全被焚毁。

明清至近代禅寺的恢复

明代以来,至于清末,安庆禅宗寺庙多次起落,总体上有所恢复。明洪武二年(1369),朱元璋崇兴佛教,僧人净康住持浮山宗门,寺庙建筑复兴。成化年间(14651487),一场大火烧毁了大华严寺,寺僧无力重建。到万历年间(1573~1620),桐城居士吴应宾,因眼疾归里,见远公道场荒废,于是在金谷岩铸造一尊铜佛(丈六金身)。恰逢云南高僧朗目来浮山礼拜祖师塔,二人联合,由吴应宾写信,朗目出面,向安徽巡抚刘东星、沈王和皇太后求助。沈王朱胤移捐助万金,建造了华严寺大殿;皇太后赐紫色袈裟、花幡和银两;神宗皇帝钦差任大用来浮山,颁赐《大藏经》5048册。浮山山产、田产重归寺庙所有,一寺五岩全部恢复,浮山寺成为十方丛林,名闻天下。明万历年间,吴应宾、吴用先在桐城县南门外,捐建有五印寺,神宗皇帝又敕赐藏经、佛像、铜罄等物,住持性曜受赐紫袈裟。清代康熙年间,无可大师方以智,接受安徽官宦和桐城护法的邀请,成为浮山曹洞宗第十六代住持,门下山足主持重修了《浮山志》,建造了藏经阁,浮山禅门为之一振。大学士张英在清初是浮山禅门最有名望的护法,他曾将康熙御笔所抄的《心经》送到大华严寺珍藏。清末太平天国起义影响到浮山,铜佛被毁,寺庙陵夷,禅僧离散。民国13(1924),房秩五先生在大华严寺废墟上创办浮山中学。

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后,因为他师父曾在太湖县龙门寺任住持,因而颁赐“第一方丈”四字匾额,悬于山门,落款“洪武书赐”。洪武己巳年(1389),太湖县重修真乘寺,成化丁亥年(1467),僧祖正输粟赈济,朝廷表彰该寺为“尚义禅门”。明洪武年间,太湖县建杨泗庙,明英宗十三年扩建,至清乾隆二十四年有重修。清末,慈禧太后赐匾“真如自在”于海会寺,使这座古刹又名声大振。

明代以来,天柱山禅林渐有恢复。洪武年间,重修天柱寺。洪熙元年(1424),山僧普聚重整山门,募建寺庙。至隆庆、万历年间,先后有妙峰、慈庵、元白和贯之诸位禅师住持兴化寺、三祖寺、天柱寺及马祖庵。万历二十五年(1597),桐城吴应宾、怀宁阮自华迎达观和尚住持马祖庵,并捐巨资修复寺庙。万历二十七年(1599),神宗派遣中使党礼赐藏经、幔帐,诏令改马祖庵为“佛光寺”,封达观为“国师”。明天启元年,太空如浩禅师为恢复二祖禅刹四处奔波,得到阮自华和柱史颜远大力相助,建造了祖师殿、大雄宝殿等,并建立了一石坊。万历间,袁公了凡(名黄,字坤仪)来潜山水吼岭隐居修道,广结善缘,后代称为黄公,为之立庙奉祀。明末,潜山寺庙大多毁于战火,如太平寺,就在张献忠进驻潜山期间人为烧毁。清顺治十年(1653),副总兵梁大用捐资重建佛光寺。康熙三年(1664),副总兵金抱一捐资建及第庵。康熙辛亥年,安徽巡抚张朝珍重修天柱寺,并为博山元白大师建塔供奉。清初,先后有破谙、海智诸位禅师住持三祖寺;愚谷贤禅师住持及第庵。按清乾隆四十六年《潜山县志》记载,全县增添寺庙(含尼庵)34所,香山寺、黄公寺、车轴寺多建于这一时期。清末,太平天国与清军在潜山激战,天柱山禅寺再次毁于战火。

怀宁县在明代建有龙池庵、源浦寺。桐城县在明代洪武年间建有祥智寺、永利寺,永乐年间建有清泉寺、赤城寺,隆庆年间建有柳子寺,万历至天启年间建有福兴寺、桐溪寺、梵天寺、中方寺等。明景泰三年,川西高僧楚山绍奇自金陵还蜀,路过天柱山,拜谒三祖僧璨圣迹,被邀请留三祖寺住持说法,景泰五年又受邀迁住桐城投子寺,该寺宗风大振。明洪武年间,宿松县重修妙胜寺,万历年间重修燃灯寺,清顺治八年(1651),宿松知县孙继文捐资再次重修燃灯寺。宿松在康熙二年(1663),重建法华寺,寺中有昭明太子分经台、衣冠冢及全举禅师灵塔。明清时期,安庆府城内有双莲寺、万寿寺、天宁寺、太平寺、迎江寺等五大寺,以迎江寺最为著名。按府志及怀宁县志所载,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怀宁县士绅阮自华募建本寺,有山门、大雄宝殿、宸翰楼及佛像等,初名不可考,泰昌元年(1620),明光宗朱常洛赐名“护国永昌禅寺”,寺内原有塔,建于隆庆四年(1570)。在明末张献忠攻安庆和清顺治二年(1650)左梦庚攻安庆之战中,该寺两度被毁。顺治七年(1650),操抚李日芃重建,寺名改为“敕建迎江禅寺”。乾隆元年(1736),皇帝御赐迎江寺“善狮子吼”匾额。咸丰年间,寺及塔因战争损毁严重。后来历经多次重修,规模逐渐扩大,晚清光绪年间,慈禧太后赐“妙明圆镜”匾额。迎江寺雄立大江之滨,古塔巍巍,影横江中,早已成为安庆的象征。该寺属临济宗正脉禅寺,历代住持有无凡、月霞、心坚、竺庵、月海、皖峰等人。

明清以来,禅宗法脉逐渐式微,大多禅宗寺庙实际都成为净土宗和禅宗合一的寺庙。如桐城的净土莲社、怀宁的芦峰禅寺等。民国17年(1928年)安庆城区寺庵归属临济宗有迎江寺(僧徒80人)、太平寺(僧徒7人)、地藏庵(僧徒9人)、火神庙(僧徒2人)、铁佛庵(僧徒13人),属曹洞宗仅有药王庙(僧徒16人);其余寺庵31座,僧众92人,所归宗派均不明确。因战争等原因,这一时期寺庙损毁严重。建国后,大多寺庙得到修复或重建。“文革”期间,不少寺庙又遭到灭绝性破坏。到2002年止,安庆七县一市三区共有开放寺庙390余所,其中重点开放寺庙有30多所,分别是:迎江寺、圆照寺、三城寺(市区)、二祖寺、广佛庵(岳西)、三祖寺、香山寺、黄公寺、大王庙(潜山)、杨泗寺、西风禅寺、海会寺、真乘寺(太湖)、芦峰寺、源浦寺、莲花庵、云峰庵(怀宁)、永镇庵、金谷寺、天峰寺、会圣寺、石屋寺、望龙庵(枞阳)、净土莲社、仁寿庵、慈云庵、西峰庵(桐城)、启秀寺、麒麟庵(宿松)、青林寺、太慈寺、褒隐寺(望江)。

境内禅林精选

二祖禅刹及无相寺

在号称中国禅宗第一山的岳西县司空山绝顶,史载,禅宗二祖慧可于北周武帝灭佛之际,来到南梁属下的晋熙郡太湖左县,择地禅居。慧可先在狮子山葫芦石洞居留,后在洞旁建刹,称“二祖禅堂”。不久二祖慧可率弟子僧璨来到司空山卓锡,按早期禅僧的习惯,居石洞中传法。祖师所居石洞称“祖师洞”或“二祖石窟”,后代在石窟前建有祖师殿。二祖禅刹由祖师洞、祖师殿几部分组成,它背倚峰顶悬崖,面对讲经台,左有翠岗拱抱,右有香泉潺流,是天造道场,洞天福地。

当年,三祖僧璨曾以白衣之身谒见二祖,寻求解脱法门,得二祖点拨开悟。隋开皇二年(582),二祖就在司空山传衣石旁将师殿及两廊横楼僧舍、香厨静室,金容玉像,祖刹重光。乾隆四十八年(1783),再次修缮。禅刹所有梁、柱、椽、瓦、墙全系花岗石精凿砌成。门额上刻“祖刹重辉”四大字。门额楹联为:天堑长流,望河上,鱼跃鸢飞、冲开皓月。地维卓立,看山间,蛟腾凤起,顶戴苍穹。清代司空山二祖禅刹,香火鼎盛,来此进香朝圣者,络绎不绝。题诗作赋者甚多。民国时期至新中国成立后,司空山先后有法印、自空、宏云等住持。

十年“文革”期间,寺庙被拆,仅牌坊、二祖禅刹、僧塔等巨石构件保留。199010月,在赵朴初建议下,安庆成立 “二祖道场修复委员会”。1994年,三祖寺住持宏行兼任二祖道场住持,修建上院、下院。至2002年,建成面积2270平方米。现二祖道场上院部分大殿、塔院、寮房已恢复,下院的大殿、五观斋堂、六合堂也已完成。

司空山二祖禅寺住持绍云禅师为禅宗泰斗虚云老和尚法嗣,沩仰宗正派传人,曾先后应邀到印度、缅甸、泰国、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地讲经说法。

金碧禅寺

在岳西县妙道山。传临济宗祖师义玄禅师自西天目山来妙道山中修行,开禅宗临济派道场。禅师修行的山洞在半山之上,约十几平方米,洞中供有四尊佛像。宋仁宗时,有国舅为避宫廷之难,自称“李三道人”,来到岳西境内妙道山依临济宗门下修禅。仁宗赐“金碧禅林”匾,敕建金碧寺,下设24脚庵。金碧寺建筑宏伟,一进三重,分置四大金刚、十八罗汉、二十四诸天、三尊大佛、临济祖师像。民国30年(1941),县长陈汉流率自卫队将寺烧毁。1973年在旧寺废墟上建林场场房。

三祖寺

三祖寺,一名山谷寺,又称乾元禅寺,坐落在潜山县城西北9公里处的凤凰山上。南朝梁天监四年(505),建康道林寺高僧宝志与白鹤道人“斗法”,卓锡得地,开山建刹。初名菩提庵,武帝萧衍赐额“山谷寺”。北齐末年,禅宗三祖僧璨受二祖之命,南徙隐避皖公山(即今天柱山风景名胜区),往来于司空山(今安徽省岳西县境)与皖公山之间,积十余年无人知晓。隋文帝开皇十年(590),僧璨正式驻锡山谷寺。开皇十二年(592),沙弥道信投谒僧璨,求“解脱”法门,奉师九载。仁寿元年(601)在司空山受僧璨衣钵,是为禅宗四祖。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僧璨于寺前大树下为四众说法时,合掌立化,葬于寺后。三祖在隐避皖公山的十数年间,完成了他的毕生之著《信心铭》,为禅宗思想体系的形成作出了杰出贡献。

唐玄宗天宝四年(745),舒州别驾李常启僧璨遗骨火化,得舍利三百粒,以百粒塑僧璨像,出已俸建舍利塔,置像于塔座南窦。乾元元年(758),肃宗李亨赐山谷寺名“三祖山谷乾元禅寺”。大历七年(772),代宗李豫又谥僧璨号“鉴智禅师”,赐塔名“觉寂塔”,当时的舒州刺史独孤及撰写了《隋故三祖鉴智禅师碑铭》。会昌五年(845),武宗李炎灭佛,寺与塔俱毁,宣宗大中初(847),寺塔又获重修。

宋太平兴国七年(982),舒民柯萼于万岁山(即玉镜山)古松下掘出一石篆,上镌宝志手书“圣祚绵远”4字,进献于朝。太宗赵光义取名“瑞石”,遣使至三祖寺致谢,谥宝志名“宝公”,赐号“道林真觉禅师”。天圣六年(1028),章献皇太后降旨,为仁宗赵祯增寿,选舒州山谷寺为道场,降赐佛牙舍利,建资寿宝塔。皇祐二年(1050),塔被雷焚,宋廷复饬造资寿宝殿。熙宁三年(1070)塔成,米芾题写《山谷寺选佛场记》。宋代住持山谷寺的高僧先后有天衣义怀、冲会圆智、天柱守禧、雅泉彻闻、投子法宗等人。宋末,元兵南侵,三祖寺被兵火燎劫,唯塔独存。明清两代,屡修屡毁。至民国初,始有恢复,但规模仅限于塔院。

1957年,国营天柱山林场建立,三祖寺被并入林场。“文化大革命”中,寺内佛像、经籍尽被付之一炬。1979年以后,三祖寺获准开放。19819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觉寂塔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4月,国务院公布三祖寺为全国汉族地区重点开放寺庙之一。1988年起,禅宗南派传人宏行禅师住持三祖寺。1990年,台湾佛教协会通过全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转赠给三祖寺一套汉译缩印本《大藏经》,珍藏在藏经阁内。从1987年起至1996年的10年间,三祖寺先后建成了千佛殿、大雄宝殿、天王殿、山门殿、尊客堂、法堂、上宾寮、东寮房、西寮房、塔院东寮楼、圆通门、海会堂等殿宇及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达7000余平方米,总投资达1100余万元。

三祖寺曾以它历史上的辉煌招来了历代达官显贵、墨客骚人。仅北宋一朝,就有林逋、王安石、苏东坡、黄庭坚、李公麟、陆宰等游寺题诗。至于唐代的李翱、李德修、吕渭,宋代的李师中、周邦彦、徐俯和范成大,明代的刘基等,他们虽然没有留下直接吟咏三祖寺的诗篇,但在山谷流泉的崖壁上,却留下了真迹。山谷流泉的300多处石刻的作者,无一不与三祖寺结下了不解之缘。今日三祖寺,不仅是皖西南旅游风景线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更是探索和研究禅宗源流及禅宗文化的大本营。从三祖寺向南,有安庆、九华山、黄山、庐山连成一道佛教文化“长廊”;向西有禅宗第一名山司空山、湖北黄梅双峰山形成的一个禅宗发祥地 “金三角”,而这个“长廊”和“金三角”的联结枢纽正是三祖寺。

佛光寺

坐落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天柱山之南大门,原名马祖庵,相传唐代名僧马祖道一云游天下,曾行脚至天柱山,在黑虎洞和今名“嘉平馆”的石洞中禅坐习静。五代时,当地山民在洞之侧建一小庵,称马祖庵,将马祖所居山洞称马祖洞。庵中的木鱼石,为全国寺院所罕见,巨石酷似佛教法器木鱼,重达二千多吨,上面建有木鱼亭,当年马祖道一禅师在此开坛弘法,讲经布道。

明隆庆至万历年间,有贯之和尚驻此清修,根器深厚,被拜为国师。其弟子真道建国师塔,高丈余,莲花顶,为贯之化身处。后来妙高大和尚驻此广结善缘,修建殿堂寮房90余间,铺筑天柱山游览石阶二千多级。万历二十五年(1597),桐城进士吴应宾和怀宁进士、户部郎阮自华景仰达观和尚名望,便迎他驻锡马祖庵。吴、阮二人捐巨资为其建寺,置斋田、茶地、山场等。吴为达观驻山说法撰《佛光寺选佛道场记》,阮在马祖洞上额题刻“嘉平馆”三字。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神宗梦见携皇后同游马祖庵,见佛光普照,因皇后有孕,遂许下心愿,果得龙子。遂遣中使党礼御赐藏经幔帐,诏改马祖庵为佛光禅寺。今寺旁石壁留有党礼石刻:“义山流芳万古”,记载此行盛举。

 明末张献忠率领农民起义军在天柱山与明军对垒,寺庙与藏经俱遭焚毁。清顺治十年(1653),副总兵梁大用重建正殿,始稍好转。咸丰十至十一年(18601861)太平军与清军在天柱山激战,整个寺庙荡然无存。民国初年仅存茅屋三间。1933年,僧人妙高驻此苦心经营,修建殿堂二十余间,并护林修路,培植风景,试心桥上仍留有妙高修山石刻。

2004年底,安徽省宗教局、天柱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批准重建佛光寺。规划寺院占地七千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三千多平方米,由天王殿、大雄宝殿、祖师殿等组成。2005年奠基,经过三年的建设,山门牌坊,天王殿,韦驮殿,放生池,观音殿,大雄宝殿、钟楼及殿堂佛像等已全面竣工。佛光禅寺后续工程祖师殿,三圣殿,养心殿,念佛堂,斋堂,退居寮等正在募建中。  

天柱寺 

坐落于天柱山虎头崖景区,距三祖寺约10公里

唐乾元初年,牛头禅崇慧大师来此创寺,永泰元年(765),唐代宗封为天柱禅寺。寺后有太子阁,相传为梁昭明太子读书处。寺外有青云亭、正宗亭、步月亭;有讲经石,入定石,系崇慧大师讲经说法和打坐之处,有塔园,中间是崇慧塔、右为仔和尚塔,其他塔无考。还有玉照泉,玉镜山、莲花崖胜境可供观览。

崇慧大师居天柱山22年,大历十四年(979)归寂。接着有仔和尚住持山门,宣示心要。后来有彻闻禅师居寺。彻闻禅师曾经在天童寺参谒密老禅师。密老谢世后,来天柱禅寺参谒元白尊宿,与尊宿机缘投契,相依20余年。尊宿归寂后,彻闻为尊宿建元白塔,恪守三年。

宋绍圣初年,广慧、处凝住持天柱寺,绍圣二年,朝廷敕封为“天柱山永庆禅寺”。明洪武年间重修,明末兵毁。清康熙十年,皖抚张朝珍为元白尊宿建塔,并重修道场,寺庙宗风大振。民国27年(1938),尚存三重佛殿,文革中被毁,仅存遗址。

太平寺及太平塔

坐落在潜山县城北彰法山。据旧志记载,太平寺始建于东晋咸和年间(326334),寺前有太平塔,塔前有真武殿,塔后有玉皇阁、石华表。该寺是潜山境内最早的三个寺庙之一(另两个是百丈寺、兴化寺)。从塔内留存碑记看,塔与寺创建于同一时期,系东晋咸和间童师和尚舍利塔。北宋时期,临济宗大师白云守端和弟子法演禅师曾来太平寺主持法席。之后,法演又率领其三个弟子(佛鉴慧勤、佛眼清远、佛果克勤)以太平寺为道场,弘扬禅法,振一代宗风。佛鉴慧勤(10591117),曾因舒州太守孙鼎臣之请,长期住太平寺(时称太平兴国禅院),令禅宗名声远播。南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太平塔毁于大火,绍兴二十九年(1159)重修。元、明两代,太平寺及塔数遭兵火,特别是明崇祯十四年,张献忠起义军对寺塔的破坏最为严重。这一年,起义军攻潜山,潜山知县李允嘉、典事沈所安等逃进太平寺躲避,最终还是被起义军搜到押获。起义军处决了李知县,并一把火烧毁了太平寺和太平塔内的木质楼板,塔体幸存而已。

太平塔,七层八角楼阁式砖塔,高43,底层边长3.8,砖枋斗拱结构,弧檐飞角,塔体内外壁镶嵌砖雕佛像近千尊,内铺楼板,可供登临。1981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宣布太平塔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太平塔得到全面修复。

观音寺

观音寺,禅宗二祖慧可在安庆境内建立的第一座寺庙,位于太湖县老城东15里,背倚凤形山。乾隆二十六年《太湖县志》记载:“观音寺,二祖禅师建。”史载二祖慧可于嵩山少林寺承达摩衣钵,遵照达摩生前的嘱咐,为避北周灭佛法难,保留禅门宗脉,一路跋涉,来到南梁属下的晋熙郡太湖左县,住锡传道。不久,二祖又沿长河而上,至司空山另辟道场。二祖以后,观音寺历代有僧住持。旧寺毁于上世纪文革时期,上世纪80年代释龙慈重修,有大殿三重,并山门牌坊。苍松翠柏,山寺辉映,是皖西佛教名胜。日本国朝圣访问团曾先后三次参拜该寺,寻根问祖。

二祖禅堂

二祖慧可离开凤形山观音寺后,率其弟子僧璨来到太湖县西北狮子山上,在大葫芦石洞内面壁参禅。此石仅底部与石壁相连,突出于峭壁之上,只能容得一人趺坐。这就是二祖初来狮子山的说法之处,时称 “二祖佛龛”,“相传二祖秘记灵迹存焉”(乾隆二十六年《太湖县志》)。经过努力,二祖和弟子僧璨在洞旁香囊石上建造了禅堂,开始弘道。唐朝梁国公狄仁杰,唐初被贬为彭泽令时,为表达对慧可大师的敬仰,捐修二祖禅堂,并题词:香烟缭绕芳千古,圣泽长明照万秋。今寺后还留有狄公与寺僧弈棋的“弈棋石”遗址。

二祖禅堂建在危崖之上,依山南北延伸,曾有佛堂三重。楹联为:“三重佛殿,千秋永镇。二祖仙山,万古常青”。“万壑松钟崇佛地,一弯月镜静禅心”。文物有“二祖佛像”、“石香炉”、“更衣亭顶盖”等。山上因二祖而得名的名胜有二祖打坐处、二祖禅床、濯锡潭、不涸泉等遗迹。千百年来,二祖禅堂香火不断,十年文革时,禅堂被毁。所幸堂内二祖佛像和部分文物,经当地村民冒险抢救,得以完好保存。原住持僧宽净于上世纪80年代重修过一次,90年代末,二祖禅堂修复工程完成。

1995 年,日本国东洋大学田村晃佑等三位教授、博士专程赴二祖禅堂(考察)朝圣拜祖,并题下“祖师西来意”、“光寿无量”条幅。 2000 10 月,法国、德国、美国、挪威、丹麦、荷兰、加拿大、瑞士、比利时欧洲九国近百名禅宗信徒组团,不远万里,赴狮子山寻根朝圣,拜祭二祖。

海会寺

省级重点佛寺,坐落于太湖县东北的白云山麓。传唐玄宗天宝二年(743),海会和尚云游来此,开山建寺,故此称海会寺。海会寺自唐、宋以来,香火兴盛,高僧名士辈出,宋初淮西佥事王伦题词“淮西第三禅刹”。宋初,汾阳善昭的弟子全举禅师曾住持海会寺。宋仁宗天圣十年(1032),太湖知县李淳曾撰《太湖县白云山海会寺建经藏记》,经藏是收藏和研究佛经的重要地点,足见海会寺在宋代影响之大。宋仁宗皇佑六年(1054),一代高僧、临济宗传人白云守端禅师,应舒州太守的邀请,从江州承天寺来到海会寺弘法。守端大师早年师从杨岐方会,是临济宗第九代传人。由于他的到来,使得禅宗在安庆得到高度发展,高徒遍各地,为海会寺赢得了辉煌。守端大师驻寺十七年,将临济正脉付予弟子法演。宋代著名诗人郭祥正于熙宁初年来海会寺参谒守端并赠诗,并成为大师的方外弟子。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大师圆寂,塔葬于寺前的木鱼包。有法演禅师在塔座手书“白云端师之塔”。白云守端大师在海会寺说法记录很多,多见于《白云守端禅师语录》和《白云守端禅师广录》。守端大师之后,曹洞宗大师义青在海会寺传法,之后法演禅师继续住持海会寺,他的弟子中有三人号称“演门三杰”,即佛眼清远(又称龙门清远)、佛鉴慧勤、佛果克勤(又称碧岩禅师)。他们的弟子遍布国中,对禅宗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法演禅师晚年到湖北黄梅五祖山传法,世称“五祖法演”,名声卓著。佛眼清远还主持过太湖龙门寺、潜山太平寺,圆寂后塔葬于龙门寺。海会寺在清代康熙、乾隆、道光年间三次重修,咸丰九年(1859),再毁于战火。清末光绪年间,县人重建海会寺,慈禧太后赐赠“真如自在”匾额,寺受命护戒牒权。

海会寺主体建筑为一组仿唐建筑群,红墙黄瓦,在山围绿绕中熠熠生辉,环境清幽宜人。山门匾额“海会寺”系赵朴老所书。寺依山势呈阶梯形建有上、中、下三殿。总面积约1200平方米。殿内供奉三尊大佛、四大天王、观音、文殊、普贤等佛菩萨像,又有地藏殿、斋堂及寮房等建筑。四周有玉带河、玉带桥、响水崖、孤塔、东山古镜、仙人醉酒、止泓亭、着衣亭等胜境。旧时的白云山海会寺是古树苍藤,遮天蔽日,飞泉瀑布,似雪雹纷飞,狮吼雷鸣。碧瓦红墙被烟霞萦绕,松杉丛中猿鹤相亲,百鸟和鸣,使人恍如置身桃源胜境,身心为之净化舒畅。海会寺古刻甚多,先毁于咸丰九年太平军与清军争战,再毁于文革。寺内有千年古树罗汉松一棵,古貌苍颜,枝如虬龙,干如罗汉,传说系唐代高僧手植。1983年,海会寺被列为省级重点寺庙。

真乘寺

真乘寺及万佛塔,原坐落于太湖县老城新华街大夫第附近。唐代栲栳禅师始建。天宝年间(742755),栲栳禅师离开南岳衡山,多方游历,到达太湖后,决定住锡弘法,于是建真乘寺及万佛塔。宋代有灵峰慧古禅师住持该寺。明洪武年间重修,成化丁亥年(1467),寺僧祖正输粟赈济,朝廷旌表该寺为“尚义禅门”。成化五年(1469),该寺被毁。明末,该寺再毁于张献忠义军。清康熙十六年(1677),县人募资重修。咸丰五年,太平军与清军战于太湖,真乘寺又一次遭灭顶之灾。同治四年(1865)重建,民国时期又毁,仅存万佛塔。文革时,万佛塔也被拆毁。19932001年间,太湖县佛协会长、真乘寺住持宏珊法师,经过多年努力,利用老城隍庙地基,重建真乘寺,恢复大雄宝殿、地藏殿、观音阁、藏经楼等建筑。寺庙总面积3000多平方米,仿唐代建筑风格,内部以钢混结构建成。已故的安徽省佛协会会长仁德大师为真乘寺和该寺大雄宝殿题名,并捐款资助。寺中原有万佛塔,曾是太湖县的象征,属唐代密檐式砖塔,塔高七层,每层塔里的墙上都砌嵌砖雕佛像,佛像坐在神龛中,神态不一,手印各异,千姿百态,故名万佛塔。

大中寺

又名四面寺,位于太湖县新城西北四面山山腰上。唐代大历年间(766779),法智禅师建。唐武宗会昌年间,宪宗之子光王李忱,为避宫廷之争,隐光韬晦,祝发南游,曾隐于太湖县四面寺。宋代王象之的《舆地记胜》、宋大观年间太湖知县孙勰的大中寺碑都有记载。武宗死后,李忱回京即位,就是唐宣宗,年号大中。宣宗一反武宗的灭佛政策,“大中十二年,敕天下诸寺修治诸祖师寺塔。”大中十三年,太湖县就在原四面寺基础上,建成了恢宏壮丽的大中寺。宣宗为了表示对太湖四面寺隐居修禅的感念,赐赠十二根汉白玉石柱给大中寺。咸通五年(864),宣宗的儿子懿宗又下诏对大中寺进行维修扩建。宋仁宗末年,云门宗法秀禅师来到大中寺住持说法。法秀禅师曾主持东京法云寺,朝廷赐号“圆通”,是当时公认的禅门领袖。此后,临济宗大师白云守端、法演禅师、佛眼清远都曾在大中寺讲经说法。大中寺历代灯传不绝,元大德八年(1304)、至正元年(1341)、明天顺元年(1457),三次大修。寺中原有上、下院和一座20多米高的佛塔,清咸丰五年(1855),寺被太平军焚毁,仅存下院和部分僧舍。同治十一年(1872),四面保各户捐资重建上、下两院。光绪二十一年(1895),县人刘子芸捐建梵宇两栋。文革时期,寺、殿全毁,仅存汉白玉石柱一根。

西风禅寺及西风洞

西风禅寺,位于花亭湖畔的鹰嘴崖上,原名狮子庵。据《太湖县志》记载,禅宗五祖弘忍(602675)7岁师承四祖道信,尽传其法。《历代法宝记》载弘忍 “广开法门,接引群品”,“一生教人无数”。其弟子分途弘化,在把东山法门传向各地的同时,他本人也于唐高宗咸亨二年(671)付衣法与六祖慧能后,来到邻县宿松、太湖,在宿松县严恭山、石莲洞一带相机传法,后代人建有严恭寺,以纪念五祖。《佛祖历代通载》卷第四十九记载,五祖弘忍又来太湖县的法华寺,并在该寺的闲房小住。然后到离此八里的西风洞坐禅弘法,后人遂称西风洞为五祖洞。唐代宗大历年间,高僧法智禅师来到太湖四面山,在该山创建四面寺的同时,又傍西风洞增建了道场,初名狮子庵,清代改名“西风禅寺”。至今山石上,“五祖脚印”尚存,凤凰石西侧石洞内有法智禅师石刻牌位。诗仙李太白、宋大诗人黄庭坚、明哲学家王守仁、罗汝芳、清状元赵文楷、当代杰出宗教领袖赵朴初等名家圣哲,都在这里留下了足迹或诗篇。

一千三百多年来,西风禅寺历尽沧桑,几经兴废。现有上佛殿、中佛殿两幢,梵宇僧楼三幢,气势庄严的大雄宝殿已经落成。随着西风洞知名度不断提高,到山礼佛和旅游者,摩肩接踵,逐年递增。盘山公路已修到西风洞。西风洞系天然石洞,可容数十人,终年草木不生,夏夜无蚊,洞内习习生风,沁人心脾;因风自西洞口人,回旋而出,故名西风洞。寺周古木山花,熠熠生辉;溪声鸟语,嘤嘤成韵。置身在禅光佛影之中,游人不觉有心灵净化、出俗超尘之感。又新建藏经阁、钟鼓楼、西风山庄、景点亭台、山门二座、三千米导游台阶及相应的旅游基础设施。

龙门寺

位于太湖县城西十五里龙门山麓,始建于唐代,宋朝佛眼清远禅师扩建。据史籍记载,宋白云守端大师住持海会寺时,常到龙门寺说法。守端大师再传弟子清远禅师(10661120)先在太湖海会寺随法演禅师悟道,然后到龙门古寺住持,追随者众多,而大师也以“临事周密”“德惠兼备”而著称。宣和元年(1119),清远大师因病辞归蒋山东堂。第二年病逝,门人奉其遗骨归龙门寺,塔葬于灵光台畔。至明代洪武年间,朱元璋听说他当年皇觉寺的师父在太湖龙门寺住持,就御书“第一方丈”四字匾额,赐悬寺额,落款“洪武书赐”。寺原有三重佛殿及偏殿、藏经楼、僧房近百间。藏经楼中藏有朱元璋题诗(一说是明代人楚玉所题):“懒云不肯露楼台,百衲高人竹自栽。叶叶引风吹月起,半窗晴色供如来。”清代道光年间太湖状元李振钧的状元府,就在龙门寺附近的树林冲。李振钧辞官回乡后,常游龙门寺,作有《重九同人邀游龙门寺》诗。清末兵部尚书彭玉麟为龙门寺书题二联:“一尘不着安禅性,万虑皆空见佛心”、“人生如梦谁非寄,到处能安即是家”。寺毁于文革中,1995

COPYRIGHT 2012-2015 (C) 版权所有:中国.懒悟艺术馆
   联系电话:13905569299 馆长:张庆 站长:张庆 主编:李银德 地址:安庆市龙山路98号联通大厦二楼 皖ICP备13016845号-1
后台管理    技术支持:众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