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论点滴

禅宗的孕育与成长

  • 发布时间:2015-03-29
  • 浏览次数:2125

 

禅宗的孕育与成长

中国佛教传播,主要流派分为三论宗(又称法性宗)、净土宗、律宗(又称南山宗)、法相宗(又称慈恩宗、唯识宗、瑜伽宗、五性宗等)、密宗(又称真言宗)、天台宗(又称法华宗)、华严宗(又称贤首宗)、禅宗,世称为“八宗”。其中禅宗是佛教宗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紧密的一个宗派。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说“禅宗是中国化了的佛教”,赵朴初先生《中国佛教的特质就是禅》也认为“禅宗是中国佛教最大的宗派。

达摩少林传衣钵

中国佛教禅宗,最初由天竺国(古印度)菩提达摩传入东土。《景德传灯录》卷三:“第二十八祖菩提达摩者,南天竺国香至王第三子也。姓刹帝利,本名菩提多罗。后遇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因改号菩提达摩。”(该文中写作“达磨”)被尊为国师。其后遵师所嘱,达摩决意东行震旦(中国)传播佛学。他由印度洋入海,穿越马六甲海峡,进入中国南海水域,历经3周年寒暑与风浪颠簸,于梁普通八年(527)九月二十一日抵达广州,广州刺史萧严设礼迎接他入府安歇,并上表奏闻梁武帝。同年十月一日达摩至金陵(今南京)参见梁武帝,于问答之间不是很融洽,经慎重考虑,即于十月十九日夜渡北上,离开了金陵城。十一月二十三日,居于洛阳,投住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终日默然,人莫之测。谓之壁观婆罗门。”神话相传,达摩为急于摆脱梁武帝的追问,于是连夜用一枝芦苇渡江北上,此即为佛教盛传的一苇渡江和面壁九年的动人故事。达摩经过长达9年的考察,召集学有所得的弟子众人问以悟佛心得,并当面评点为:道副“得吾皮”(意思是获得了我的表皮内容),尼总持“得吾肉”,道育“得吾骨”,独有慧可“得吾髓”。于是授给慧可木棉袈裟一件,《楞伽经》四卷作为传法的凭据,并预言:到我死后二百年,“衣止不传。”达摩所述传法偈语为:“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达摩来中国始传禅宗,树立教义为“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据禅宗起源学说方面的考证,其源头来自于释迦牟尼佛涅槃时手拈鲜花对众弟子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迦叶成为天竺佛教的第一祖(《景德传灯录》排列),世代传承,达摩自称得其正传,为第二十八祖。

达摩所传的“安”心法门,以《楞伽经》为依据,以二入、四行为修道要门。所谓二入即理入和行入:理入就是壁观,要求心如墙壁,舍伪归真,无自无他,排除一切执见;行入就是报冤、随缘、无所求、称法四行,统摄四摄六度一切万行。他开创的新禅法,历经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一脉单传,成其为“一花开五叶”之象(也有人称禅宗后来分支成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五宗,叫“五叶”)。五祖弘忍则分别传法于北宗神秀、南宗慧能,独慧能获得秘传心法与袈裟而正式形成中国禅宗。达摩即被尊称为中国禅宗的初祖,圆寂于梁大同元年(535),——另有多说寂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或西魏大统二年(536)。著有《少室六门》、《释楞伽要义》等。

断臂慧可隐司空

慧可禅师(486593),河南洛阳人,俗姓姬。自幼志气不群,博览诗书,尤其精研老庄之学;后览佛书,超然自得,依宝静禅师出家。早年周游听讲,遍学大小乘。后于达摩前立雪断臂以求安心,幡然大悟,得传衣钵为中土禅宗第二祖,被唐德宗诏谥为“大祖禅师”。

《景德传灯录》卷三载:“时有僧神光者,旷达之士也。久居伊洛,博览群书善谈玄理。”且每常感叹:孔子、老子、庄子和《易经》等书,统统都“未尽妙理”,听说达摩禅师住少林寺传法,能使人达到更高的境界。于是前往达摩面壁处晨夕参承,祈求教诲,起初尚未引起达摩的看重。继而立意仿效古人“刺血济饥”以求道的办法,于十二月九日天降大雨雪的夜晚,站立在达摩面壁的洞门之外,直至天明后“积雪过膝”也未曾挪动。达摩深为悯惜地问:“你久立雪中有何事相求啊?”神光悲泪答道:“只愿和尚慈悲,开启甘露法门,广度我们芸芸众生。”达摩说,要想求得真乘妙法,并不在于徒劳勤苦啊。神光闻听教诲后,暗地拿出利刀砍断自己的左臂,放在达摩的前面。达摩始知他是可造之材,问其所求。神光又答道:“我心未宁”求禅师给予安顿。”达摩说:“你把心拿过来,我给你安一安。”答道:“找心却没找到。”达摩说:“我替你安心意吧。”最后将神光改名为慧可,传授袈裟、钵盂和《楞伽经》4卷,称为“内传法印以契证心,外付袈裟以定宗旨。”此即为世人广泛流传的慧可立雪和断臂求法的佛门故事。

唐代《续高僧传》卷十六则说,慧可被贼人砍断手臂,他就用佛法护住心脉,一点也不觉得痛苦。据后人考证,那砍断慧可的“贼”人,很可能就是那些被他谈佛说道所驳到的“敌人”。范文澜《中国通史》第四册又列举了另一种说法:“慧可自己斩断一臂以表诚恳(一说被盗斩去一臂,这个盗可能是争夺法嗣的同学)”。

《景德传灯录》卷三《慧可》传:自达摩圆寂西归后,慧可继而弘扬禅风,并广为寻求传法的继承人。约于北周天和元年(566)前后,遇一居士前来受教,慧可深为器重而为其剃度,叹言:这是我的宝贝啊,“宜名僧璨。”

慧可在洛阳光福寺收得中意的弟子僧璨之后,适逢北周武帝毁灭佛法,于是师徒一先一后分别南下避乱,辗转来到南陈太湖左县司空山(今属岳西县)隐居传道。后人即描述慧可这种经历为:“跃过三湘七泽中,两肩担月上司空;禅衣破处裁衣补,冷腹饥时嚼雪充。”据《荷泽神会禅师语录》载:慧可大师“值周武帝灭佛法,遂隐居舒州岘山。达摩灭后,经四十年外,重开法门。”(注:岘山为皖山之误,或者就是“潜山”的讹音,古“潜山”即皖山的别名)。慧可收徒传法之时曾告戒僧璨说:你受传我的法教后,只宜在深山中隐居,不可仓促教化于人,“当有国难。”晚年时,慧可对僧璨说:我要回“邺都还债。”遂从岘山到邺都(今河北临漳县境)说法,“经一十年”遇害而寂。神会是神秀和慧能的正传弟子,距慧可传法的年代较近,师门相传,事迹谈录极为接近事实。在这点上,要比260多年后始转抄辑录成书的《景德传灯录》(景德年间为1004~1007年)的可信可靠程度要高得多(后者在慧可的传法年份上有多处讹误和自相矛盾)。按年代推算,达摩寂于535年,40年后即575年正值周武帝灭佛;来舒州“岘山”不足10年,后回邺都10年遇害(即593年)。神会所说的时间顺序相当精确。

由此可以推断,僧璨受戒之后即遵师嘱先行南下来到司空山,后转居皖公山(今潜山县天柱山)隐居。慧可于北周建德三年(574)避乱亦来皖公山寻徒,经僧璨安顿在人迹罕至的司空山隐居。因此,10多年间,璨大师要“往来太湖县司空山”——主要在于奉侍年迈的恩师和得到佛法与衣钵的传授。至今司空山保存有“二祖洞”、“传衣石”、“讲经台”等遗迹;唐代兴建有二祖禅刹等。相传狄仁杰被贬官时路过太湖“二祖禅堂”曾手书联语为“香烟缭绕芳千古,圣泽长明照万秋。”

二祖在司空山的传法偈语为:“本来缘有地,因地种华生。本来无有种,华亦不曾生。”这其中的精华要义就在于阐述传承有缘,落地生根的主张,相较于达摩“远来传法”的含义则大有区别:慧可在礼佛之前是一个“博览群书”的名士,精通儒学、老庄、易经等诸家学说,尤其“善谈玄理”,所以他宏扬佛法的特色就在于“因地种华生”,结合本土之学而谈玄论法,从而完成一次佛教传入中土的本质转变。唐德宗谥慧可为“大祖禅师”,清人陈永源称司空山为“千古祖庭”,赵朴初先生1992年论述为:“司空山是中国禅宗的道场,二祖是中国禅宗的初祖。达摩是印度人,慧可大师才是中国禅宗第一人,没有他就没有中国佛教禅宗今天的发展。”

慧可传承达摩的壁观法,秉持《楞伽经》为心印。他的论说语言传世不多,有一首答向居士偈说:“本学摩尼谓瓦砾,豁然自觉是真珠,无明智慧等无异,当知万法即皆如。”追求“心珠独朗”之境,主张玄明“自觉”为真,从而开启本土佛教摈弃佛经表面文字的法门。范文澜先生认为:“魏晋玄学谈无,佛教大乘谈空”,“玄学家发挥庄周的消极厌世思想,与佛教苦空完全一致”,所以禅宗的本质就在于“释迦其表,老庄其实”。这或许与慧可早年“尤善老庄”的经历是分不开的。慧可晚年又回到邺城,时有辩和法师因羞于讲经论战之败,在县令翟仲侃那里进行诬告诽谤,该县即非治法拘禁了慧可大师,竟致迫害致死,时年107岁。

皖山璨传《信心铭》

僧璨(?606),姓氏及籍贯皆无所考。年40余岁始以白衣身份参见二祖慧可。据《景德传灯录》卷三《慧可》传载:北齐天平二年,“有一居士,年逾四十,不言名氏”前来投拜——查北齐年号无“天平”之名,而有天保、天统两个年号,对照起来,《僧璨》传称:“既受度传法,隐于舒州之皖公山,属后周武帝破灭佛法。”(灭佛之举兴于574年),证明僧璨“受度”的时间当在“灭佛”之前并不太久的时间之内,大约就在于北齐天统二年(566)及北周天和元年(566)之后,慧可能预知“当有国难”,说明是观察过北周武帝登位(566)的新举措。

这位白衣居士求问慧可的语言为:“弟子身缠风疾,请和尚忏罪。”慧可叫他拿出罪状来为他忏悔。居士思索良久说:“找罪却找不到具体的。”慧可当即就点明“宜以佛法”来忏悔罪过,并训示“是心是佛,是心是法。法佛无二,僧宝亦然。”居士悟云:“今日始知,罪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如其心然,佛法无二也。”于是,居士获赐“僧璨”法号,成为慧可的嫡传弟子,世称禅宗三祖。唐玄宗(一说代宗)谥其号为“鉴智禅师”。

僧璨受戒传习禅法后即遵师嘱南下隐居皖公山,“师往来太湖县司空山,居无常处。积十余载,时人无能知者。至隋开皇十二年壬子岁,有沙弥道信,年始十四,来礼。”其传道信的衣法偈云:“华种虽因地,从地种华生。若无人下种,华地尽无生。”著述《信心铭》一篇,“含有明显的玄学思想,它的总结是‘至道无难,唯嫌简择’,与庄子《齐物论》的说法相通。”(范文澜语)教诫“不用求真,唯须息见。二见不住,慎勿追寻。才有是非,纷然失心。二由一有,一亦莫守。一心无生,万法无咎。”所持心法仍以《楞伽经》为印心,故当时人都称慧可和僧璨为“楞伽师”。他所提倡的“放之自然,任性逍遥”的修行方法,对后世影响尤其深远。唐独孤及撰《鉴智禅师碑铭》(也有的写作“镜智禅师”)述其“不见法,不见身,不见心,乃至心离名字,身等空界,法同梦幻,无得无证,然后谓之解脱,禅师率是道也。”

僧璨传道信衣钵后,前往罗浮山谈禅,游历2年有余。旋又回到皖公山旧址安住,方经1个多月,却“于法会大树下合掌立终。即隋炀帝大业二年丙寅,十月十五日也。”其年份为公元606年。

道信皖山拜三祖

道信禅师(580651),俗姓司马,祖籍河内(今河南泌阳),父辈时即徒居蕲州广济县(一说永宁县)。“幼慕空宗诸解脱门”就好像是早已熟习的东西(《景德传灯录》卷三)。7岁出家,至隋开皇十二年不足14岁,前来舒州皖公山参拜僧璨禅师,其时为公元592年。道信即求问三祖:“愿和尚慈悲”,请赐给我一个解脱法门。师答道:“谁绑缚了你。”对言:“无人绑缚。”师又问,那你还求什么解脱?道信闻言大悟,当即就留住皖公山,侍奉三祖9年,“后于吉州受戒”。其间,僧璨对道信勤加督促,专心予以教诲,进而“屡试玄微,知其缘熟”,约于隋大业元年(604)在皖公山传下衣钵与心法,使其成为禅宗四祖。

道信在恩师圆寂后,仍留住皖公山长达10余年,参究禅门心要,弘扬三祖道法,广布信徒,诚心传承皖公山的心法要义。至隋大业十三年(617),道信始领徒众一路西行,经宿松县严恭寺暂住后抵达吉州(今江西吉安市),参以摩诃般若经,稍变重视《楞伽经》之风。相传那时碰到一群强盗围城,被困70多天,城中万民惊惶恐怖;道信深深悯惜他们,于是在城中大声教念摩诃般若经,却因此而劝诫盗贼化解了一场灾难。

离吉州后转路经江州(今九江市)欲往南岳弘扬禅法,被僧俗四众留住在庐山大林寺。唐武德七年(624),应蕲州信众之请,归住黄梅戏破头山,一住30余年,创建幽居寺,广聚徒众,垦殖农亩以资费用,教诫门人勤坐为本,并改山名为双峰山(与宿松县边界较邻近)世人尊称他为“双峰道信”。远近各县学道者,无不钦慕而来,每月人数都超过1000以上,正式收徒达500多人,其中弘忍、法融、法显、善伏、玄爽和新罗法朗为其门下“六大神足”。道信告诫弟子“努力而坐,坐为根本,能作三五年,得一口食塞饥肠。”主张农禅并作,自耕自给,解决僧众吃饭问题。在农禅空余之时,又从事医药研究,亲自上山采药,为人治病无数,相传他开一个药方就治好了唐太宗的疥疮之症。

唐贞观十七年(643),太宗皇帝慕其道风,三诏入京,道信均以老病而辞却。第四次即命使者说:“如果再叫不来,即拿人的头来见我。”使者到山上宣旨时,“师乃引颈就刃,神色俨然。”使者回去据实汇报,皇帝更加叹慕,就赐下许多名贵绢帛随其所愿。永徽元年(650)传衣钵于弟子弘忍,其传法偈语为:“华种有生性,因地华生生。大缘与信合,当生生不生。”永徽二年,自行入塔坐化,寿年72岁。唐代宗谥其号为“大医禅师”。著有《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菩萨戒法》等;另付弟子法融有“顿教法门”之论等,世奉之为四祖心要。法融移居牛头山(今南京市郊),世称“牛头禅”。

四祖的禅法特色可归纳为三点:(一)戒与禅合一,(二)《楞伽》与《般若》合一,(三)念佛与成佛合一。创立“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后发展为“五方便门”:(一)总彰佛体,亦名离念门;(二)开智慧门,亦名不动门;(三)显示不思议解脱门;(四)明诸法正性;(五)了无异自然无碍解脱门。其根本特征还在于“藉教悟宗”、“依教明禅”的非“离文字”的禅法。

“东山法门”传二支

中国的禅宗二、三、四祖均在安庆境内传承禅法,“五叶”之中占其三,世传有“禅宗祖庭”之誉。五祖开创“东山法门”,在黄梅县的东山之地创建道场,也仅与安庆所属的宿松县边界有一山之隔。就地理位置而言,五祖寺距黄梅县城18公里,距宿松县城约有10公里

弘忍禅师(601674),“蕲州黄梅人也,姓周氏。”(《景德传灯录》卷三)相传四祖道信“一日往黄梅县,路逢一小儿。骨相奇秀,异乎常童。”道信问他:“你姓什么?”答道:“姓即有,不是常姓。”师问:“是什么姓?”答言:“是佛性。”师又问:“你没有性吗?”答曰:“性空故。”于是,道信暗暗认准他是一个“法器”,即随同侍者到他家中,在他父母处请求让他出家。”其时,弘忍年7岁。后经提点锤炼,师从四祖精研禅法20多年,于永徽元年(650)“以至付法传衣”,世称“五祖黄梅”。

弘忍在四祖圆寂3年后,略嫌双峰山地形逼仄,难于开扩,所以决定重新择基建寺,起初选址卓壁寨,建灵泉寺为“五祖初结庵处”;继而寻访至黄梅与宿松交界处的佛座岭(在宿松县境),面对碧波万顷的龙湖,湖光山色,甚为满意。但因在参禅时常常能嗅闻到龙湖中传来的鱼腥味道,他觉得空气不洁净,不利于禅静养性。终在永徽五年(654)在冯茂山借地建寺(位于双峰山之东),开创东山道场,广收门徒达1300多人,构建殿堂楼阁1000多间,定名为东山寺,后世称之为五祖寺。弘忍之学既通儒术又学老庄,师承四祖的渐修之法而主张彻底改革达摩的禅学模式,竭力推行顿悟之法,从而开创“东山法门”,他的弟子将其禅谈语录汇编成集名《最上乘论》,修法典要自此由《楞伽经》改为《金刚般若经》,其禅法以悟彻心性本源为宗旨,以守本真心为参学之要。并继续倡导以农为主,“农禅双修”的修行方式,叫做“著破衣飨粗食”,实行生产自给。咸亨五年(674)圆寂,寿年74岁,唐代宗谥其号“大满禅师”。弘忍徒众多达700余僧,唯有“上座神秀者,学通内外。”(《景德传灯录》卷三),是学徒中间大家一致推崇的禅学骄骄者。《菏泽神会禅师语录》记载:慧能禅师“俗姓卢,先祖范阳人。因父官岭外,便居新州。”年22岁来到东山参拜弘忍大师。《六祖坛经》注其传法年份为:“时龙朔元年辛酉岁也”(为公元661年;一说在咸亨二年即671年左右到黄梅)。

弘忍见慧能后问:“你从哪里来?”答:“岭南。”问道:“意欲求何事?”答:“唯求作佛。”师又问:“岭南人无佛性,你如何能成得了佛?”对言:“人即有南北,佛性岂然?”弘忍知其为异人,而有意磨炼他:“著槽厂去。”于是“能礼足而退,便入碓坊,服劳于杵臼之间,昼夜不息。”因其远来跋涉,身体瘦弱,为解决踏碓舂米的重力不足问题,他就腰附青石以增加助力。经历8个月后,弘忍认为传法付衣的时机成熟,于是广召众徒宣告:正传心法实有极其难以理解的地方,你们“各自随意述一偈,若语意冥符,则衣法皆付。”(采用题写偈语的办法考察众徒)

700多名徒众都一致尊崇首座神秀为理想中的传承人,居然无一人敢出头写下偈语。神秀暗知众人的心意,于是不假思索就在廊壁上题写一偈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佛拭,莫遣有尘埃。”弘忍知是神秀所述,即赞道:“后代依此修行,亦得胜果。”私下却判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未予认可。慧能听同学之人述说神秀的偈语,思索良久道:“美则美矣,了则未了。”也于夜间请人在秀偈之侧题写一偈云:“菩提本无树,心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师观此偈后心中暗许,而声言“此是谁作,亦未见性。”次日,弘忍独自来到碓房,见慧能腰石舂米,即问:“米熟了?”答道:“米熟久矣,犹欠筛在。”师以杖三击碓头而去。慧能深会师意,于当夜三更入室求教。弘忍为其解说《金刚经》,并正告他说:“今以法宝及所传袈裟用付于汝。善自保护,无令断绝。”其传法偈语为:“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既无种,无性亦无生。”慧能跪受衣法后启问:心法递传以后,“衣付何人。”师答道:昔日达摩初来,人们还不知信他的禅法,所以要传衣以明得法。“今信心已熟,衣乃争端。止于汝身,不复传也。且当远隐,俟时行化。所谓授衣之人,命如悬丝也。”当日夜即由弘忍亲自护送至九江对岸,寻得渡船而携衣南奔,寺众无一人知晓。弘忍也闭室在内不登经堂说法,三日后始出室声明:“吾道行矣,何更询之。”

正如弘忍预言,各徒众怒愤于法衣南去,于是集众急追。“有一四品将军舍官入道,俗姓陈,字慧明”,当即晓夜奔趁“至大庚岭上相见。”慧能出示袈裟与其具说正法,使得慧明顿悟而“合掌顶礼”,反而掩护慧能速急地翻岭过关到达曹溪,从而逃过被追杀的灾难。弘忍座下的僧徒均“众归神秀”。这就形成五祖之后,南北分支的传播局面。

“南能北秀”与安庆

慧能(638713),一作惠能,出生于南海新州(今广东新兴县),3岁丧父,年少时即以卖柴为业以供养母亲。他“于东山得法”南归隐遁达16年,至仪凤元年(676)正月八日,在广州法性寺遇印宗法师(为慧能剃度受戒)并以一语“心动”之说惊动众僧(有二僧争执“幡动”与“风动”之论),从此重“开东山法门”。大力主张“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从而一扫过去注重经教与苦行的传统修行方式,改造成为贴近现实生活的平民化佛教,彻底完成了印度佛教的中国化进程。他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悟法门,与神秀在北方倡导的渐悟法门并存于世,后称其为“南顿北渐”或“南能北秀”。史料记载,慧能传法的主要地区在岭南,仅有其徒子徒孙多人到过当时的舒州(今安庆市境)各县。慧能是禅宗南宗的创始人,同时又是五祖衣钵的正传继承者,故被尊称为禅宗的“六祖”,唐宪宗赐谥号为“大鉴禅师”。著名文学大师王维、柳宗元、刘禹锡均为其撰写了碑铭。其谈法语录后被众弟子集编成册称《六祖法宝坛经》。

神秀(606706),“开封尉氏人也,姓李氏。少亲儒业,博综多闻。”出家后寻师至黄梅东山寺,“遇五祖忍师以坐禅为务。”于是“誓心苦节,以樵汲自役,而求其道。”一直都得到五祖的看重,位列700人中的“首座”弟子;弘忍曾叹道:“东山之法,尽在秀矣!”而“命之洗足,引之并坐。”(张说《神秀碑铭》)后因衣钵之争,神秀“未入门内”,只好“涕辞而去,退藏于密。”初期神秀只是就近辗转来宿松县严恭寺、东禅寺和天柱山三谷寺等地坐禅隐修;后西上玉泉山(湖北当阳)幽隐达14年,至弘忍圆寂(6753年后始开坛传法,一时之间“就者成都,学来成市”。女皇武则天闻其名,即于久视元年(700)派人礼请神秀入京,尊为国师,时称“两京法主,三帝国师”(指西京长安、东京洛阳和武皇及唐中宗、睿宗)。神秀主张“坐禅习定”,以“住心观静”而逐步深入的修行法门(渐修法),是为禅宗北宗的创始人,也被尊为禅宗“六祖”。唐中宗谥其号为“大通禅师”。

武则天礼尊神秀为国师,神秀即推荐慧能为袈裟衣钵的传人。据《历代法宝记》称,万岁通天元年(696),女皇即派出专使下岭南迎请慧能,慧能知其危险而托病不应;女皇诏令要见传法袈裟,慧能只好将其献给来使。武则天取得袈裟后转送给智诜禅师,同时也另做一件袈裟及500匹绢给慧能作为补偿。慧能依旧将换来的袈裟当作达摩的袈裟,并创立传法不传衣的南宗模式,而将其袈裟隐藏于南华寺不以示人。智诜受赐袈裟后,即行遵照女皇的吩咐,潜回家乡资州(今四川资中县)隐修,内心“怕被劫杀,也是深藏若虚,临死才密传授给继承人。”(范文澜《中国通史》第四册),其传衣弟子为处寂,处寂传无相,无相传无住,相传此袈裟后来传到云南鸡足山,再其后即不知所终。

“牛头禅”与南北“七祖”

追寻禅宗“五叶”分支的历史渊源,其始作俑者应该是四祖道信。道信的嫡传弟子为五祖弘忍,所谓“一花开五叶”,禅宗的前五祖传承均为一脉单传,维持一种较为稳定的弘传格局。但道信还另收一个名僧法融为法嗣,开创“牛头禅”一支传世。

法融禅师(594657),润州延陵(今江苏丹阳市)人。《景德传灯录》卷四载:“姓韦氏。年十九学通经史,寻阅大部般若,晓达真空。”于是大兴感叹言:“儒道世典,非究竟法。般若正观,出世舟航。”后入牛头山幽栖寺(在南京市郊)北岩之石室,适逢四祖道信前来访道,相论甚合意旨,然后传其法云:“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心若不强名,妄情从何起,妄情既不起,真心任遍知。”我受僧璨大师的顿教法门,现在传一些心法给你,你只住此山。“向后当有五人达者,继承你的玄学。”唐永徽三年(652),被延请至建初寺说法,听者云集,世称其禅法为“牛头禅”,其禅风重在无心绝观,或绝观妄守,与正传的双峰心法略有不同。法融之下继其禅法者有智岩、慧方、法持、智威、慧忠,合称“牛头六祖”。其中智岩(599677),俗姓华,曲阿(今江苏丹阳市)人,曾任隋朝中郎将武职。唐武德年间出家,入舒州皖公山山谷寺师从宝月禅师20余年,于贞观十七年(643)“归建业”,住牛头山拜谒法融为师,继其法统,世称为“牛头二世”;智威的弟子崇慧(?779),俗姓陈,世称“天柱崇慧”,于唐乾元年间(758759)来天柱山之东的雪尖峰下建寺,永泰元年(765)被唐代宗赐号为“天柱禅寺”。崇慧最有名的阐论是“天柱家风”的问答,比如“潜岳峰高长积翠,舒江明月色光辉。”“石牛长吼真空处,木马嘶时月隐山。”“独步千峰顶,优游九曲泉。”对天柱山的风景胜迹描述尤为贴切。后圆寂于天柱山,塔于玉镜山下;其后则有仔和尚继承其法统。

据记载,黄梅“东山法门”的传继过程为:“五祖弘忍寂,僧众归法如。如寂,众归神秀。秀奉诏入内,众遂归普寂,故每以七祖自居。”大意是说,北宗的“七祖”是继“六祖”神秀之后,普寂自相许封的尊号。五祖传衣后,慧能南归,神秀北上,东山寺百千号僧徒在弘忍灭度后,均尊崇法如为东山寺的领袖,倡导以观心从外观的主张,世称“法如禅”,代表作有《导凡趣圣心诀》。法如、慧安、智诜、玄颐等均为弘忍的十大著名弟子之一。神秀在玉泉寺开坛说法时,众僧又归从于神秀。神秀的嗣法弟子有19人,其中以嵩山普寂、西京义福为最。

慧能的弟子甚众,名僧有行思、怀让、神会、慧宗、玄觉、本净等,其中神会(668760),“襄阳人也,姓高氏。”初师从神秀,后转归南宗,并对传承慧能的“顿悟”之教最为得力。于开元十八年(730),神会北上洛阳菏泽寺,著书立说,弘扬南宗禅法,众多徒众均尊称他为“菏泽大师”。继而设坛度僧,收集香火钱,用以资助肃宗平定安史之乱作军用,“有功于国”。其后,唐德宗诏立神会为禅宗七祖,再一次确立南宗的正统地位,其时北宗传播处于日渐式微的状态,从而使南宗在全国范围广泛发展起来,南宗尤以怀让、行思的门下在安庆的传播最广,司空山本净禅师为慧能的十大弟子之一,对于广开司空山道场弘扬顿悟之禅,功绩卓著。

“五家七宗”广流传

有鉴于传衣钵之事诱发过“命如悬丝”之难,南宗慧能即开创“传法不传衣”的先例,其传法偈语为:“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生。顿悟华情已,菩提果自成。”《景德传灯录》卷五记述“慧能大师法嗣四十三人”,最著名的十大弟子有青原行思、南岳怀让、荷泽神会、永嘉玄觉、司空本净、南阳慧忠等,弘法广传,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力量。其中司空本净禅师(677761)绛州人,俗姓张,幼年出家,在曹溪山从慧能大师学法,后遵师嘱前来司空山驻锡传道,唐玄宗闻其禅理精通,特诏令他入京说法;禅师竟能从容应对京城众多著名禅师的驳难,一举折服众人,他成为古皖大地第一位入京论禅,天下皆知的名僧,从此声名远著;旋奉诏回司空山修建无相禅寺、崇报寺等95寺,一举使司空山的禅宗道场进入全盛时期。上元二年(761)圆寂后,皇帝谥其号为“大晓禅师”。

南岳门下数传而创立沩仰、临济二宗,青原门下数传而分另创立曹洞、云门、法眼三宗合称“禅宗五派”。其中临济宗门下又衍生出黄龙、杨歧“二派”,世称“五家七宗”,或被称为“五宗七派”。

南岳怀让传弟子马祖道一,马祖传百丈怀海,怀海分传二支:其一传沩山灵,灵传仰山慧寂,此即为沩仰宗的创始;其二传黄檗希运,希运传临济义玄(临济宗之祖)。其中马祖道一(709~788),汉州什邡(今四川什邡市)人,姓马氏。“幼岁依资州唐和尚落发”,法名道一,于唐开元年间从南岳衡山怀让修习禅定之法。“同参九人,唯师密受心印”。相传六祖慧能曾对弟子怀让说:“向后佛法从汝边去,出马驹踏杀天下人。”其后“江西法嗣布于天下,时号马祖。”道一在南岳继承法统后,先后转迁至建阳、临川(今江西临川县)、南康(今江西南康县)和钟陵(今南昌市郊)等地授徒弘法,因其长住江西之地故称其名。唐代宗大历年间(767~779),道一自洪州(今南昌)来到舒州境内,首先在宿松县灵隐山一带创建灵隐寺,又在小孤山建启秀寺;后入天柱山在黑虎洞坐禅(后人建有马祖庵)。道一弟子怀海(749~814)为福州长乐人,在潮阳出家,赴洪州跟随道一参禅,得其正传,并随从马祖来宿松县启秀寺传法,大力践行“百丈清规”,据《小孤山山谱》称“马祖开山,百丈传规”。道一圆寂后,怀海入住新吴(今江西奉新县)大雄山(又称为百丈山),践行“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生活劳动禅学,创立《禅门规式》,制定禅院清规——“百丈清规”,对后世的佛门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其中马祖为百丈说法采取“当头棒喝”方式,使得百丈三日耳聋,在禅门谈玄中最为著名。

马祖下传二、三世之后,分别有2个高僧在舒州弘扬顿悟心法,这就是投子大同和赵州从谂。据查考,马祖与希迁共同传下一高足叫丹霞天然,天然传翠微无学,无学传投子大同。大同禅师(819~914)俗姓刘,唐末舒州怀宁县人,在京兆翠微山得传正法之后南归天柱山禅修,后常住桐城投子山,盛传名号。赵州从谂(马祖之徒普愿的法嗣)闻其名特来参访,传下佳话。

沩山灵祐(771853),“福州长溪人也,姓赵氏。”15岁出家,23岁游江西,参拜百丈禅师,被收为入室弟子,名列第二。后因一名善于相面并精通地理之术的司马头陀的指点,百丈即嘱咐灵祐说:“吾化缘在此,沩山胜境,汝当居之。嗣续吾宗,广度后学。”(《景德传灯录》卷九)沩山在今湖南省宁乡县。仰山慧寂(814~890),韶州怀化(今广东曲江)人,俗姓叶。曾自断二指以誓求出家,后拜沩山灵祐“师事十五年,承嗣其法”。后转迁袁州仰山(在今江西宜春市)与其师灵祐共同创立沩仰宗,是禅门五家中最早形成的派别。开山建寺弘扬禅门心法。沩仰宗的基本思想是立论“三种生”(即想生、相生、流注生),其核心为“无思”。

怀海的另一传弟子为希运,“闽人也,幼于洪州黄檗山出家”,又因其“酷爱旧山,还以黄檗名之。”传法日久,形成“黄檗门风,盛于江表”。传弟子义玄,(?867)为曹州南华人(今山东东明县),姓邢氏。出家后曾研读律论三藏经,旋“更衣游方”,上黄檗山参拜希运,问“什么是祖师西来意?”希运举棒就打,义玄三问,三次挨打;转而求问大愚和尚,受教而彻悟。其后又北上镇州(今河北正定县)临济禅院弘法,别成一派门风,后人称其为临济宗。该宗在禅宗五家中影响最大,法脉延续也最为久远。义玄主张“你且随处作主,玄外皆真。”他反对坐禅,对教导弟子影响极大。相传义玄曾经过舒州妙道山参禅佛法。义玄下传六世(传兴化存奖南院慧颙风穴延沼首山省念汾阳善昭)至石霜楚圆又分支二派为黄龙慧南(黄龙派)和杨岐方会(杨岐派),其中慧南禅师为信州玉山(今江西玉山县)人,俗姓章,后常住修水黄龙山(在江西修水县)传法,世称黄龙派;方会则常住袁州杨岐山(今属江西萍乡市)普明禅院,自成杨岐派。

青原行思下传三家的支系为:行思一传至石头希迁,希迁分传二支。其一为药山惟俨,惟俨传云崖昙晟,昙晟传洞山良价,良价又传二支,一为曹山本寂(创立曹洞宗),一为云居道膺(为日本曹洞宗的源头);其二为天皇道悟,道悟传龙潭崇信,崇信传德山宣鉴,宣鉴传雪峰义存。义存一传云门文偃(云门宗之祖),一传玄沙师备,师备传地藏桂琛,桂琛传法眼文益(法眼宗之祖)。其中本寂先后居江西高安县的洞山和吉水县的曹山而形成一派宗风,故称曹洞宗;文偃住韶州(今广东韶关)云门光泰禅院而大振禅风,故称云门宗;文益晚年迁居金陵清凉院,寂于周世宗显德五年(958),因南唐中主李璟赐其谥号为“大法眼禅师”,后世即称其禅法支派为法眼宗。唐朝天复年间(901904),有天柱山和尚(舒州人)前往韶州云门山礼谒文偃禅师,成为云门宗的法嗣,旋返天柱山,住山谷寺,弘扬云门禅风。

附:唐宋时期舒州禅宗名僧简表

  师(640年前后)  唐代禅宗北派弟子,曾住舒州天柱山。

  诸(?)  唐代牛头宗弟子,曾住舒州天柱山。

    唐武德年中住持三祖寺,弟子多人,度化甚众。

仔和尚  唐建中年间驻锡天柱寺,宣示心要,导化一时。

西    唐代隐身天柱山龙隐庵。

  会(879946  蓟县人,五代禅宗南派弟子,曾住舒州。

  宣(?)  宋代禅僧(云门宗)弟子,曾住舒州。

    宋皇祐年间(10491054)住持三祖寺。

  举(9841056  宋代禅宗弟子,曾住舒州。

  怀  宋嘉年间(1057 ~1064)住持三祖寺。

    宋熙宁年间(10681077)住三祖寺。

    宋熙宁年间(10681077)住三祖寺。

  青(10311083  宋代禅宗(曹洞宗)弟子,曾住舒州。

  滋(?~1083年)  四川人,宋代禅宗(黄龙派)弟子,曾住天柱山。

  水(?)  衢州人,宋代禅宗弟子,曾住天柱山。

  清(?~1117年)  宋代禅宗(黄龙派)弟子,曾住天柱山。

    宋崇福庆祥之裔,道著天柱山。

    宋熙宁、政和年间(10681118)住三祖寺。

    宋熙宁、政和年间(10681118)住三祖寺。

  卓(10641123  南泉人,宋代禅宗(黄龙派)弟子,曾住天柱山。

    宋宣和年间(11191125)住持三祖寺。

    宋宣和年间(11191125)住持三祖寺。

    宋宣和年间(11191125)住持三祖寺。

  道(10571129  眉州人,宋代禅宗弟子,曾住天柱山。

  杲(10881163  宁国人,宋代禅宗(杨歧派)弟子,曾住天柱山。

宋元明清至现代禅宗

宋元以后的禅宗各派在安庆的传播,主要以临济宗的杨岐派与黄龙派和曹洞宗、云门宗为主。

杨岐派的始祖方会传弟子守端(10251072),晚年常住太湖县海会寺,其间还分别住持舒州太平寺,宿松县法华寺等著名寺院。《五灯会元》记其为“舒州白云守端禅师,衡阳葛氏子。”守端的弟子法演世称“五祖法演”,早年一直随师常住舒州四面山(在太湖县境)继迁太平寺(在今潜山县城),后住白云山海会寺。法演的弟子龙门清远起先在太湖县四面山大中寺、龙门寺说法,后迁和州褒禅寺,圆寂后又还葬于太湖县龙门寺,故以“龙门”相称;法演另有两名弟子佛鉴慧勤、佛果克勤,曾常住太湖县传法,又住持过舒州太平寺,并得到过朝廷的封号;其中佛果克勤(又号碧岩禅师)在桐城县境建立了大宁寺。同时,佛眼清远、佛果克勤与佛鉴慧勤齐名,被誉为“演门三佛”(均为法演门下)

小孤山启秀寺在宋代被改建为惠济寺,祭祀“妈祖”(俗称“小姑娘娘”),寺僧归入曹洞宗一派。宋朝天禧年间(10171021),高僧远禄参拜曹洞宗太阳警玄禅师,禅师即以直裰皮履相授,嘱咐:“洞宗无人,以此传之。”远禄遂奉命往住浮山,世称浮山法远,成为浮山曹洞宗的开山祖师,远大师曾与欧阳修对弈谈禅,留传下“因棋说法”的故事;法远另传一法嗣为玉泉谓芳。太阳警玄另一弟子投子义青遵师嘱曾先行来到浮山联络远禄前去拜师,义青本人则转住太湖海会寺和桐城投子山传法,因山成名而被称作“投子义青”。

宋神宗(10681085)年间,云门宗第六世法嗣冲会圆智及其法嗣守禧禅师同住舒州山谷寺,扩建殿宇,禅名远扬。其间,黄龙派禅师慧南的弟子法宗也住持过山谷寺。宋代名僧又有曹洞宗浮山法远的弟子道臻、善孜、善悟及其法孙惟照等;云门宗有投子道宣,黄龙派有灵隐德滋、灵源惟清等。至元明时期,禅宗各派多有融合相互参证趋势,名僧如宗善、慈庵、达观、无心、元白、性莲等,都曾住持过山谷寺和天柱山寺庙,所属南宗各派并不十分明确。明末清初浮山无可禅师(16111671),俗名方以智,按浮山曹洞宗世系为法远门下第十六代名僧。清顺治七年(1650)至乾隆时期,青原行思门下第二十九至三十五世,属曹洞宗的禅师有破暗、智海、德文、行澄、附空、诚接、福照等7人。

清末至民国时期,安庆迎江寺主要传承临济宗的支脉世系,著名高僧有竺庵、月霞、心坚、本僧、慈航等,1949年以来的名僧有月海、懒悟、皖峰等禅师。

禅宗中国化的历程

禅的梵语音译为禅那,意思为坐禅或静虑,即“静其思虑,静中思虑”,所以又称其为“禅定”或“禅观”。达摩祖师渡越重洋来到中国,秉乘释迦牟尼佛“拈花说法”的正传,率先做到的是“面壁九年”,然后传付衣钵,声称“吾本来兹土”,主题是要传下禅法这朵“花”。

二祖慧可在学佛之前是一名儒学书生,史称他“博览诗书,尤善老庄”,他的灵魂深处最初根植的是庄子隐退避世的思想。西域佛教思想那朵花由达摩传递到慧可手中,已经完成了他开辟新天地的特质转变。因此,赵朴初先生称:“慧可大师才是中国禅宗第一人”;范文澜先生则明确指出禅宗的本质就在于“释迦其表,老庄其实。”这是西域禅学与中国老庄思想的第一次结合。慧可既精通儒学、老庄、易经诸学说,而身处魏晋玄学空谈的世风薰陶之下,转而融合进禅学说法的形式之中,成为极其自然之事。“玄学家发挥庄周的消极厌世思想,与佛教苦空完全一致”(范文澜语)。慧可主张禅法以“自觉”为真,禅是讲究运用本身的思想基础去领悟“外来”的禅学真谛。所以,他的传法偈语为“因地种华生”——直接点明了在中土大地种出了佛教那朵“花”(古文华与花通假)。

三祖僧璨原为一名“白衣居士”,儒学与隐世思想自与慧可一脉相承。他在司空山受传衣钵,隐居皖公山(即天柱山)20多年,著作《信心铭》一篇,成为禅宗创立系统思想论述的第一人,其理论实质是“含有明显的玄学思想”、“与庄子《齐物论》的说法相通”;他的传法观点同样也强调了“从地种华生”。

四祖道信少年之时即来皖公山投拜三祖为师,并在此精研禅学20年而获得正传。他晚年后住持黄梅县双峰山开创四祖道场,其传人弘忍也在相邻之地冯茂山建立东山寺,后世即合称他们共同创出“东山法门”。此二祖最著名的贡献是创立了农禅并作的禅修法门,主张自耕自给,由寺庙僧人自己解决吃饭问题。这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小农经济“自给自足”模式的一种明显运用,也可算作是老庄思想中“小国寡民”式的生产方式。此举对后世禅门的弘扬发展影响极其深远,五祖以下的四世传人百丈禅师即全力践行“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清苦劳动禅学;19507月新中国首次在宗教界提倡了“自治、自养、自传”的“三自”爱国运动,内容都有相通的地方。

六祖慧能是一位出身贫寒的劳作人员,识文断字不多,对于艰深难懂的梵文佛经极少读过,所以他提倡非关文字,“直了成佛,成为禅宗顿悟派的开创人。他主张“见自本性”“莫向身外求”,脱离一切诸相,人人可以成佛,对于破除外来佛经说教,完全结合本身与本土的实际情况弘扬教义具有突出的历史贡献,从此南宗发扬兴盛,跃居首要地位,因此,后人也称慧能是中国禅宗的实际开创者。

唐宋时期,禅宗兴盛广传,融入到唐诗宋词的文化发展之中,更为突出。诗人王维,自号“摩诘”(梵文中有十分洁净的意思),人称其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兼有浓厚的禅理,史称“诗佛”。他的诗作如《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空寂、灵动和禅幽的诗语意境,具有独特魅力。宋朝大文学家王安石、黄庭坚跟舒州联系最为直接,王安石任舒州通判时常常流涟于山谷流泉之间,特作诗一首:“水无心而宛转,山有色而环围。穷幽深而不尽,坐石上以忘归。”富有幽静空明之美;黄庭坚隐居天柱山山谷寺,自号“山谷道人”,他的《过太湖僧寺》诗:“借问夕何宿?烟边数峰横。松竹不见天,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