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论点滴

止 观 禅(三) 皖峰著

  • 发布时间:2016-01-19
  • 浏览次数:3245

第九章    五停心

 

第一节  总释

为了使行者在修止观中对治众病,特介绍“五停心”功法,能治五病,停者止也,修此五法,能止五过,《四教仪》云,“心既调停,乃可修观,入道根本,无过此五法”。五停心者,一多贪众生不净观。观境不净,使停贪欲,贪心多之人修之,二多嗔恚众生慈悲观。观一切众生可怜之相而停止嗔恚,嗔恚多之人修之。三多散众生数息观,记呼吸数,以停止散乱心,散乱心多之人修之。四愚痴众生因缘观。观十二因缘之理而停止愚痴,愚痴多之人修之。五多障众生念佛观。观佛之妙相壮严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能治一切烦恼。业障多之人修之。再将内容详释如下:

 

第二节  别释

(一)多众生贪不净观。贪等是境,不净是观。观人死后用九法观之,一膀胀,二青,三环,四血涂浸,五浓烂、六虫啖,七散,八白骨,九烧。

又不净观,有五种不净,谓生处、种子、相、性,究竟等五种,一生处不净。女人之体,是不净聚,虫脓秽恶,合集而成,经十日月,二脏夹间,迫隘如狱,  《释论云》:“此身非蓬华,尔不由旃檀,粪秽所长养,但从尿道出”。二种子不净。览定母之遗体,赤白二谛于中而住,是识随母气息出入,是为受身最初种子不净。三相不净,从首至足,纯是秽物,譬如死狗,尽海水洗、洗死尸尽,唯余一尘,一尘亦臭。四性不净。根本从秽业生,托于秽物,生长其性,五究竟不净。业尽终净,捐弃冢间,如朽败木,大小不净,盈流于外,是故究竟不净。此观修成,心慈开发,意虑怡然凝静,身心泯然入定,安稳快乐。生为人之导师,死后定归圣果。

(二)多嗔众生慈悲观。于违情境上,忿恨不已,欲起瞑心,不问可否,打架吵嘴,闹个不停。执着自已对的,他人是错的。行者应对他生可怜之相,观他是我过去父母,未来诸佛。敝还债想,观自己在往昔因中欠了他的债。骂过他,打过他。今他骂我、打我,我应逆来顺受(除敌我矛盾)。债还清了,就是“无债一身轻”了。何必与他计较呢。如自已有上述嗔心,也应用如是观法对治之。据云,此法观成,豺狼虎豹、毒蛇猛兽,一切害虫,不但不侵犯行人,而且成为行人保护者,前面所举的潜山天柱山住七人洞僧人,及法化住终南山,黄山诵《法华经》巨蟒闻法两个例证,亦可知矣。

(三)多散众生数息观。《集注》云:“攀缘思虑,与定相屈。故名为散。应修数息观对治之”。行者修此法时,应先调和气息,不涩不滑,安详徐数,从一至十周而复始,不多不少,念心不散。数息之法有三:一只数出息,不急不慢,身则轻利,二数入息,随息内敛,三出入息皆数,恐久为愚,用之者少。 《六妙门》云:“摄心在息,从一至十,名之曰数。细心依息,知入知出。名之曰随。息心静虑。名之曰止。分别推析,名之曰观。转心返照,名之曰还。心无所依。妄波不起,名之日净”。此法乃内行之根本,入道之要门,释加牟尼佛,仞诣菩提树下,以吉祥草结跏趺坐,内思此法,降魔戊道。佛尚修此,吾人亦常随佛学。            

(四)愚痴众生因缘观,迷倒不了,拔无因果,故名愚痴用十二因缘即,一无明,二行,三知,四名色,五六入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卜二老死。我们佛教学说,不讲人和万物是神造的,而是讲因缘而生。即万法因缘生,万法因缘灭。因缘成熟即生,因缘分散即灭。世界有成,住、坏、空,人有生,老、病、死,如十二因缘中所述。今就人一生而论,初以父母赤白二谛而结胎体,没有父母赤白二谛之因缘,胎体就无从而结。然后在母胎中形成乃至有跟、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六根完具而出母胎。从出母胎至二,三岁不懂事,不识事物之苦乐境界,至七、八岁时,渐对事物之苦乐而有所识别,至十四、十五岁以后,不但识苦乐之境,而且生种种强盛之爱欲。成人以后,爱欲之心愈盛,作种种善恶之业。作善业对社会,对人类均有益。一定得善报。作恶业对社会、对人类都有害。一定要得恶抵。这正如陈毅元帅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日子未到。时辰日子一到,一切都报”。佛教讲三世因果云:“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也。今虽只明现在,但已包括前因后果矣。人的一生,由生到老,到病,由病到死。这是自然发展、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最后死了,死尸入土里,空空乎也,这正如经云:“因缘生所法,我法即是空’。此法名因缘观,又名支佛观。是为辟  支佛之观门,辟支佛修此观法,一以之厌生死,一以之无常生灭。逐断感业而证涅磐。

(五)多障众生念佛观。障即恶也。略述有三:一昏沉暗塞障,即昏沉无记。二恶念思维障。即欲作五逆十恶等事。三境界逼迫障。身忽卒痛,或见无手无足,火焚水溺等境,对治之法很多。唯以念佛观对治之最稳、念佛观者也很多,总之不出四法:一持名念佛法。二观想念佛法。三观像念佛法 (观佛菩萨像)。四实相念佛法(具体功法载十六观经)。四法唯以持名念佛法为初学者入门之道。持名念佛法,亦有多种,唯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念佛法为最,具体观法,即将眼耳鼻舌身意都摄住,口念“南无阿弥陀佛”。用耳谛听,嘴里念得清清楚楚,耳朵听得清清楚楚,心中观着清清楚楚,不让它有一个字掉,因耳根—摄,其它五根均已随之而摄。念到念而不念。不念而念。在静中、闹中念,顺境、逆境中念。身健康时和有病时念醒时与入眠中念,念到此时就能定水澄清。如入禅定。此观  乃上智下愚共修之法。所谓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欲对念佛观法进行学术研究,请阅《净土五经》。苏州灵岩山寺有售。

 

第三节  昏散障的根子

 (一)禅修者的当前大敌就是“昏散”两个魔鬼这在气功界与佛教都有此种观点。我们吃够了它的苦头。初发心习禅持,被它干扰,功夫用不上去。老习禅者,功夫不能如法次第地深入:这两个魔鬼总名曰,“惑业”,其中散乱魔鬼,更是根深缔固,它不但干扰凡夫禅修,就是入了圣位。也还有见思、尘沙、无明三惑干扰,我们要认真地对待它对待之法即止观也。因修止能伏惑,修观能破惑。修三止伏三惑,修三观破三惑。

(二)什么是见思惑?迷理起分别为之见,对境起贪爱为之思。故名“见思惑”。

 什么是尘沙惑? 谓众生心中之妄念习气,若空中尘,河中沙了多。故名“尘沙惑”。

什么是无明惑? 即无所明了。昏暗晦昧烦恼。名“无明惑”。

(三)须知昏散二魔的,根子,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我们把它取个名字叫“六贼’。这六根,我们既要利用它,人若无六根,特别设有意根就不能活。明明知道这个身子是假的,终究是要死的,但我们为了进行禅修,还是要“借假修真”,无此幻躯,何以进行修持呢。所以要利用它。又要时时刻刻严格提防,因为是“贼”。若不提防它就要偷窃功德林之财物。行者好不容易在禅修中积蓄一点财物,岂能让贼偷窃去。不但如此,今后在禅修中,也要严格提防它的干扰。所以我们对它不能放松。你松一松,它就要攻一攻。

 (四)我们未修止观以前,这眼耳鼻舌身意六扇大门是开的,通过三止三观,把这六扇大门一个一个地关闭起来,所谓关门者,即都摄六根也。上智者,通过都摄六根,可以收到净念相继的效果,由此而入“三摩地”,下智者,功夫深者即可达到上智者的效果,次者则不然,这仅如石压草,石除又复生。为了铲草除根,我们必须在“历缘对境”上下功夫。如伺是历缘对境修止观呢?今特逐一略述之。

 

第十章  历缘对境修止观

 

第一节  总释

(一)历缘对境修止观。从事修上来讲,缘谓事缘,境即尘境。我们生于世间,有此幻躯,处于生活场所,终日为衣食住行逼迫,必涉世事尘缘,欲常修道业,诚为难事,故必须髓缘对境而修止观,则不致空过。若将世事与修持分为两局,修止观就不能作事,作事就不修止观。是则修持有间断,宿业一触即发,若尔,大贼之根不但不能铲除,反而不如以石压草伏惑之功也。欲想把功夫田上去可乎?请看——

 

第二节  历缘

云何名历缘修止观? 所言缘者有六:一行、二住、三坐,四卧,五作作、六言语。

(一)一行:即于行路之前,应作是念,此行是为杀盗淫妄、十恶者,印不应行。名曰修止止之。乃诸恶莫作者是。如此行是为修戒定慧。为人类,为社会作一切善者,即应行。名曰修观,乃众善奉行者是,古时有一行脚僧人,行路行至唱戏处,闻舞台上敲锣打鼓之声而开悟。此僧可谓行也禅,坐也禅,穿衣吃饭,一切时、一切处均是禅。可见其在行路中禅修之功极矣。

(二)二住:佛教在四大威仪中曰:行如风、住如松,坐如钟、卧如弓。这不但说明在行住坐卧中的调身姿式,同时也教育后人。在一切时,一切处专注一念,念兹在兹,进行禅修 (注,禅即是止,修即是观)。今就住中修止观而言,所谓住者,即止也。此住,由心驻身者,以其身由心所使,心住则身住,若心不在身亦不住,了知此心及住中一切法了不可得,妄念心息是名修习止观。昔有明代高僧憨山曰.“一日,粥罢经行,忽立定,不见身心,唯一大光明藏园满湛寂,如大园镜,山河大地,影现其中。及觉,则朗然,自觉其身,了不可得。即偈曰:“瞥然一狂念心歇,内外根尘皆洞彻翻身触破太虎空。万象森罗从起灭”。自此内外湛然,无复音声色相为障。从前疑会,当下顿消。及视釜己生尘矣。以独一无侣。不知久近耳。

又如宋代高僧守浔曰:“今生不彻悟,誓不罢休。如是昼夜霄立,如丧考妣,逾七七日乃悟”。举此两例,是愿以道业为重者,以古德为师。  

(三)三坐:然坐之一字,务须简别。若因游戏快乐,于歌舞场中,或几人或多人一处,谈是论非,散心杂话则不应坐,若与上相反及结跏跌坐修止观,和与同参道友谈功夫议一切善事,则应坐。

古时南京宝华山有—禅师,结跏跌坐时,观察到湖北归元寺今午有大如意斋。出定后,决心去归元寺赴午斋。行至安庆,看天色尚早就去看唱戏,再看快小午了,即来归元寺赶午斋时,斋已吃毕。师即至方丈室找方丈曰“为何知我来赶斋,  你却提前吃毕”。丈曰:“南京宝华山离湖北归元寺路途不远,为何赶斋失时,还亏你是—行脚僧人—。”师云:“谁叫你过堂不敲掷”丈曰:“谁教你在安庆看戏,”师即至斋堂敲梆,丈曰:“再过第二次堂”。此先过堂后敲梆,归元寺延至现在未改,以此纪念二师也。

南京宝华山离湖北归元寺有一、二千华里之遥,其行走如此之迅速,比坐飞机还要快,若未得“神足通”者行吗?再者二师于一坐之中,双方对一切事物,了如指掌,若未得,“他心通”者能行吗?这二师的功夫,比气功特异功能者,用眼看手摸、耳听及千里之遥,甲乙双方对事物互相了解者其可比拟乎?

附注:

1、赶斋:即如社会之赴宴会。

2、如意斋:即佛教信徒,以尽世甘美等食物、做成斋饭、供养佛法僧三宝

3、过堂:是佛教寺庙里吃饭的术语。  

4、敲梆:大寺庙里,吃饭时,先敲梆,如部队吹吃饭号然。

(四)四卧:然卧之一法,本为不善,何以能修止观因卧能调和色身,补养

精神之不足。我等身躯,若完全不令睡卧,精神为之损伤,何能修心办道,是故须卧,若于淫欲、愤怒,愚痴、为名为利、放逸等不善法,则不应卧,若卧时,为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者,应如狮子王卧,即:非昏沉。惺惺寂寂、寂寂惺惺、非同常人恣纵睡眠,熟寝而卧(注:息灭贪嗔痴是止,勤修戒定是观)。释迦牟尼佛住世时,教戒弟子(“吉祥卧”)即右手托腮,左手护膝,双腿如弓,右侧而卧,使行者卧时,初夜、中夜、后夜、勿令空过。

(五)作作于工作之时,亦可修止观,所谓运水搬柴迎宾送客,穿衣、吃饭皆

不能将修习止观丢掉。作,谓造作。当知作一字,是为众善之首,万恶之魁。故行者未作作之前,应仔细想一想所作之事,是损耶?益耶?若于社会、人类有益则作,若于社会、人类有损则不应作。进而言之,此作字,乃以心为善恶之本,心动故身动,身动故境动,若心不动,境亦不动。

古时有一铁匠终年以打铁为生,僧则怜之,教他念佛,他击一锤念一声:“南

无阿弥陀佛”。久,功夫纯熟,水到渠成,临终说偈曰;“钉钉当当,久炼成钢,江山太平,我往西方”。又高僧自回,文盲,石匠出家,人称石头和尚。其师教授法华经,回山上取石时,手击石,口诵经不辍。后立志参禅,一曰钻石,石坚,乃尽力一锤,火光进出,忽然彻悟。即说偈曰:“用尽功夫,浑无吧鼻,火光进散,元在这里”。倘仅识文字,没有勤学苦修所得来功夫,纵学富五车,经通三藏,岂能有—锤火光进出而彻悟者。

 (六)六语:语言的利害关系极大,所谓祸从口出。福自口生。一言以兴邦。一言以丧邦,就以一个家庭来讲,儿女不孝,夫妻不和,妯娌不睦,均因语言而生,还有和邻居,亲戚朋友不团结,也是由语言而生,这些都是烦恼恶业,反之,如有人为上述矛盾出来调解,经这多次同双方劝解,最后由不团结达到团结。这就是为人与人之间,为家庭为社会安定团结做了一件好事。这就是善业,通过第三者劝解由不和到和,由不团结到团结,这就是止,第三者出来调和。事先要动一番脑筋,观察矛盾发生和发展,怎样才能通过调解,达到由不和到和,由不团结到团结,这就是观。总之,人在矛盾中生活着,凡遇事逢缘,应语则语,不应语者,应守口如瓶,上述事例,说明语言之重要,不可不慎。所谓止,一事当前,思想上要慎重一下、所讲话是善还是恶,善者应讲,恶者应止。再谈修考观,应作是念,人死了也有口,为何不能讲话。当知语言,由内鼓动气息,于咽喉唇舌齿,故有声音,否则欲言也不可能,须知口不能言,以其动之于心,方能言之于口,若反观此心,所言一切善恶等法,了不可得,毕竟空寂,即是修观。

昔有一僧,从语言中悟道者,名曰道谦长老,自谓参禅二十年。尚无筒入处,因此,下定决心,去名山大寺参禅访明师。其友宗元曰,妆去吾当伴汝,途中谦泣对元曰一生参禅,无得力处,今为道奔波,用功能得益乎?元曰你必须万缘放下,所谓歇即菩提。横下一条心,把一切尘劳妄想,用慧剑一刀两段,一心用功,其余之事,我替汝做。只有穿衣、吃饭,屙屎、屙尿。驮个死尸路上走五种事吾不能代替,谦即于言彻悟之,谦之彻悟贵在一心,才能于语言中悟道,若无一心道则难悟矣。

以上明历缘修止观大意,此则明对境修止观 (即六根对六尘)。

 

第三节  对境

 

初学修止观,因止观不与其烦恼相应。故得益很难若于二六时中。以根尘相对修习。(即一根对一境)。念念不离,无有间断,何愁道业不成。谚云:“只要功夫深,铁棒也能磨出绣花针”,所言六根对六尘修止观即,一眼对色,二耳对声,三鼻对香,四舌对味,五身对境,六意对法,此亦名对境修止观(注:境者,尘境也)。 

(一)眼对色时修止观,一眼对色时修止,随所见色,如水中月,空中花。见顺情之色,当作如幻如华。如泡如影,不起贪爱,见违情之色不起烦恼。见非违非顺之色,不起憎爱。不起天明及诸乱想,是名修止。二眼对色修观。行者应作是念,随所有见。违顺之色,悉如空中楼阁,如梦幻泡影。其相本自空寂。了天纤尘之法可得,是名修观。

(二)二耳闻声时修止观。一耳闻声时修止。若闻世间种种音声,如丝、竹,管、弦、筝、笛,笙,簧、箫及种种歌咏赞下好听之声,不起分别,闻同不闻,是名修止。二耳对声修现非徒耳根能闻,必有识在。若无识心,即不能闻谓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故内有耳根,外有声尘。中间有能了别者谓之耳识。所谓耳与声为缘而生耳识,耳识依根而生,耳根因识能听,但耳识只能听。而不能分别,必顶意识同时而起,才能分别烦恼诸善恶等法。一切众生,为烦恼所使;终日循声流转,不能反闻闻自性,若能以反闻声之心,不见相貌,闻者及所闻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三)三鼻臭香时修止观、飞行者闻—切香,如松香、沉香,人造香水,香粉等。还有秽气,如大粪,食物腐烂及一切难闻之气。行者应闻香气不起贪爱。闻秽气,不起瞋恚,厌恶、不胡思乱想,即鼻臭香尘修止,二鼻臭香时修观,所闻香秽之气。皆由根尘相对才有分别,乃因缘和合而生,因缘离别即灭,观此等香秽皆是虚妄不实。仔细分析,其性空寂,是名修观。

(四)四舌受味时修止观,一凡食酸、甜,苦、辣、盐,淡等味时,勿起分别,食美味不贪,食恶味不嗔。古人云:“终日吃饭未尝一粒米”。因心分别,即是止。二今所受内外六味,性无分别,因根和合而生舌识次生意识,才能分别味之好恶,香、秽。反观分别众味之识,不见相貌,当知受味者及一切法毕竟寂空,是名修观。

(五)五身受触时修止观。触即著也。身上冷暖风吹及男女之身柔软细滑,妙衣上服等,皆名触尘。一言于触尘修止者,随所觉之触尘境界,即知如同镜中之影像相似。看镜中像,你说是实际则无,你说是无,明明镜中有像。须知镜中像如幻如化本不真实。佛住世时有毕陵伽婆尊者,闻佛说世间不可乐法。由于思想集中思想佛所说之法。在乞食中,毒刺伤足,举身疼痛,自想我有知觉,才知足痛,虽知足痛,由于思维,法故又觉得自心清净,因摄心在念,身心忽空,不觉有能痛,亦不觉有所痛,当下能所双忘刺毒即消,痛即止矣。逆境触尘,尚且如此,顺境触尘,思之可知。是名修止二身受触时修观。头、两手、两足乃自身之六分,名为身根。轻、重、冷、暖、涩、滑等,名为触尘。须知上述根尘等相,其性本空,虚假不实,触不自触,因心而有触。反观能观之心,毕竟了不可得。所谓心本无生因境有,境若无时心亦无。如是观之,是名修观。佛时跋陀婆罗尊者洗澡,因水触身而悟道者是。

(六)六意对法时修止观。一意对法时修止。当知意识乃众善之本,万恶之根。行者应对一切善恶丑美,不起思量分别,扬眉动目,动止出入均一心安住禅定之中所谓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自然者,即修止也。意对法时修观。山河大地,花卉草木,人及一切动物,楼台亭阁,情与无情,一切有为法,均具生灭。生时则有,灭时则无。生灭名妄,灭妄名真。虽事修如此,但吾人心猿意马,东奔西驰,与道相违,与烦恼相应。不了此乃境像,空中花。不能反观自性本空由心造,心若灭时境亦亡,就不与道相应。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者,即名修观。以上所明历缘对境修止观,若能如古德,一心修持一切妄想杂念,即可铲草除根,彻悟有望,道业可成,行者当自思之。

 

第十一章  过五关

 

第一节    初明大意

佛教历代高僧大德、在禅修中,有各种入静功法。我把它初步总合起来,不出五种。即过五关功法:

一、中用功能入静,闹中亦要入静。  

二、顺境用功能入静,逆境亦要入静。

三、健时用功能入静,病时亦要入静。

四、病用功能入静,重病亦要入静。   

五、病时用功能入静,死时亦要入静。

根据以上功法。分别略述之,仅供参考;这五种功法,说起容易,行起来难。若无信,愿、行三具足,难收实效,不管是佛教界,气功界,若不过此五关,在佛教徒来讲,生死难了佛道难成。在气功界,要想制诸妄想杂念,健康长寿亦难。甚至

遇境逄缘,在紧要关头,手忙脚乱者亦难免之。

过五关本无功法可言,所谓功法者,乃根据上述修止观功法,有针对性地,步步深入而巳。致于气功界亦可根据气功各种功法有针对性步步深入。关于静中、顺境,身体健康中入静,巳在止观中详明,此处则不重述。   

 

第二节    详释功法

(一)一静中用功能入静,闹中亦要入静。明代高僧憨山禅师云:“初以大风时作,百窍怒号,冰消涧水冲激奔腾如雷。静中闻声,如有千军万马出兵之状,甚以为喧扰,溪上有独木桥,予日日坐立其上。初则水声宛然,久之,动念即闻,不动即不闻,一日坐桥上,忽然忘身,见音声寂然,自此众响皆寂,不复为扰矣”。对水声之扰,就在水边入静;能从闹中取静,比从静中更较有力。依气功家和中医的解释是:“头为诸阳之会。忘身是由于阳气上提,集中脑府所致”。“众响皆寂”不但水声。其它的声响也都听不见了。可以想见,思想高度集中何等地步,绝不是一般悠悠泛泛的入静所能比拟。

关于在闹中取静,我于禅修实践中,也有一点体会初则,如飞机、火车,汽车、敲锣打鼓响声和人喧哗之声,火车、汽车、轮船、工厂烟囱放气响声,甚为干扰。久之,大声则不以为扰,但人的小声讲话音声,鼠,虫叫等等小声。甚为干扰。再久之,虽不能如古德入静之功深,但小声亦不复干扰矣。行者也可否一试。

(二)顺境用功能入静,逆境亦要能入静。顺境入静者易,逆境入静者难。我们教主释迦牟尼,佛住世时,有佛之堂弟提婆达多 (亦出家比丘)。对佛心怀妒嫉,知佛从山下过,即掷巨石害佛,石至半山腰不坠。又有一次,他放狂象害佛,但狂象奔至佛前,为佛慈光所感化,以头触佛脚而去。这说明佛之禅定和慈悲道德,致使石至半山而不坠,狂象被感化而去。佛对提婆达多不但不记旧过,反而于法华会上在提婆达多品申,为他授记,当来作佛。

在解放前,上海法藏寺,兴慈老法师讲经时,有一流氓僧人持刀砍伤兴慈老法师头部,鲜血直流。警察,听经群众将凶手捕获,欲送法院乙法师将凶手叫至跟前开示,并给以经济援助,嘱警察勿送法院。后此凶手被感化,成为老法师之保卫者。逆境中能教化一个,就能感化一大片。这就是在逆境用功的具体表现,此事若非老法师平素修六波罗密中忍辱波罗密有所成就者,能如是乎?

昔高借明德长老,住持嘉兴东禅寺时,寺中有无赖僧人切空,天然二人为首,纠集二十多个同伙,反对明德长老,百般辱骂,以种种莫须有的罪名强加明德长老身上,把一个好端端的清净佛地闹着妖云密布,翻天覆地,执事往报长老,只见方丈门上挂一小牌,上写:“习禅时,谢绝来宾,请勿敲门”,执事见之,愤愤而退。可见古德遇逆境,见缝插针,抓紧用功也。后朝庭派官员来寺处理。切空,天然二个无赖为首僧人,见势不妙逃之,其余二十多个同伙,受其连累,官欲处其极刑,幸被明德方丈不记旧恶,多方劝阻。方免杀身之祸,这种修养、道德,实为后人师。

(三)三身体健康时用功能入静,病时亦要入静。佛在迦兰陀竹园有病,频毗沙罗王派御医营婆迦去为佛治病,佛病愈后,为他说法,软化耆婆迦并允许他以俗人身份加入佛门,佛本无病因众生有病而有病。众生有两种病,一者生死未了病,二者色身有生、老、病、死病。佛示病者,以免今后比丘有病,俗人谤之。

又宋高僧真清长老,住持天台慈云寺,患脊疾甚严,门人劝他服药,师曰,生死之病,药能治乎,一日长老于参禅入定之中,见关云长授药病愈。

(四)轻病用功能入静,重病亦要能入静。我在住院时,看到很多重病号员,日夜呼天叫娘,痛苦万状。倘有行者,也患此种重病,能否入静呢?这是每个禅修者包括气功大师,都必须慎重考虑的问题。昔慧可至达摩初祖处求法,时当冬季下大雪,可跪达摩前,雪下至腰深,达摩仍未为之说法,可即用戒刀断臂。鲜血将齐腰的深雪染红.后人有:慧可求法,红血齐腰即此也。当时可痛不能忍,乃祈祖曰:“请师为吾安心”祖曰:“将心来与汝安”。可曰:“觅心了不可得”。祖曰:“吾与汝安心竟”。可即于言下大悟,为中国禅宗二祖。由此可见,慧可为法之诚也。又其断臂中疼痛难忍之际,其仍一心专注在道,可见其入定之功深矣。否则何能言下大悟呢。断臂之痛苦非同一般,此也是古德在重病中能入定者之师范也。

(五)五重病时用功能入静,死时亦要入静。人临命终时,其病之痛苦可想而知,此时地、火、水、风四大分散,八苦交加,痛苦万状。此是最后一关。也是更为重要的关键一关。行者一生功者目的就是要在临命终时能闯过这一关。此时

甩功仍能入静,生死自巳能作得主,这才是真功夫,平时讲禅功夫讲得头头是道,到死时就手忙脚乱现丑,就不能以身教教育后学。能如经云:“心不贪恋,意不颠倒,如禅入定”而终者,才是真功夫。 

如僧性寂,东北人,大学毕业 (英文专科)。在苏州灵岩山寺出家,五十余年一心念佛。不当寺庙执事。在佛教学术研究方面,除看净土宗经论外,其余一切经论均不研究。于4 8年因病逝,年八十余岁,在病危时,寺方派僧人给他助念一一念佛。他止之曰:“我自己能作主,不须人帮助我念佛”。逝世后,检查遗物时,发现桌子抽屉内有两封信,一封给他儿子的,一封给他女儿的,内容云,  “一个月以后,某月某日他要逝世”。从这一例证,说明他在临命终时,自己能作得主,不须要旁人助他念佛,在一个月。前就写信给他女儿,这种预知时至而且确定月日要逝世,生前密而不宣,这种功夫,这种道德、修养,值得后人学习。我与他在灵岩山同住三十多年,他从来不夸耀自巳的功夫如何。现在我回忆他一生的事迹,仍记忆尤新。   

 

第三节  总结经验

此过五关功法,主要是修持功高,有很深造诣的大德而言(包括功气大师)。初学者功夫浅,不宜学此动法。就是有高深造诣的大德高僧(包括气功大师),平日间遇境逢缘,不能看破名利,处处存有私心杂念,又不能排除七情六欲的干扰,虽修持此功法,也是学不好的。愚见如是,是否正确,仅供读者参考而己。

 

第四节  例证五则

(一)有功底的大师(包括气功大师),他们有个共同点,即内气充足,引导内气来排除杂念束意入静。也可以放外气给人治病。但由于各人的功夫高低不同,因此入静的程度有深有浅,有租有细之别。凡粗浅者,虽己入静,但杂念仍寓意中,这样入静,仅如石压草石除草又生。深细者,虽比前者高,如未过五关,仍有石压草之后患。兹举几例,以明“过五关”的重要性。

(二)贾题韬同志《佛教与气功》中云:“他曾见过一位气功有很深造诣的人,已有七十六岁高龄、精神饱满,步履矫健,并且白发重黑。落齿再生,价格强壮,一如中年,不幸遭遇抢劫,虽身未受损伤,但心境.由此不快,未久去世。此足证明平日的身心修养,仅仅是感性上的抑制,若一旦发生较大变故,则根株全在,倾巢而出,就难以抵挡过关了”。

(三)再以北京市某某法师为例,他在佛教界道高望重可以说经通三藏、学富五车,八四年四月因冠心病、高血压入院治疗,在病势好转刚要出院之际,适逢其徒乘法师住院医治之机,冒名将法师存于银行的几万元之款,悉数窃取。法师知此事后一气之下,当即气闷,哑然不能出语,病势遂骤增,未几即终于医院,享年七十八岁。这是我在苏州佛协十次理事会上听北京来人讲的。上述两例说明,平时不力除七情六欲及贪、瞋、痴,慢等等宿习干扰,就闯不过五关,五关末过,生死就难以自主,这也说明过五关的重要性,行者苦想在禅修中和气功上有所成就,非修习“过五关功法”不可。

在佛教高僧大德中,可有过了五关的呢?有,而且很多,《高僧传》,《净土圣贤录》这两部书中专为介绍历代高僧善男信女的往生事迹。现特举几位我耳闻,目睹过五关的大德,以供饷读者。   

(四)虚云老和尚:在闹中取静的禅宗大德虚云老和尚活了一百二十多岁逝世 (解放后53年我在上海园明讲堂见过他)他的禅定功夫,都在闹中修的。他一生兴修许多寺庙,庙一修好就让别人去住持,自己却又走了,他在兴修寺庙时,带头搬石运土,于动中修持。他每一坐禅就十天半月才出定,相识者皆知;佛教界人士对他仰如拱斗。在国外佛教界,特别是东南亚华侨。,对他更是崇拜。

(五)大休和尚,大休和尚乃清末民初人,驻锡于苏州天平山无隐庵。他博学多才,尤精琴棋书闽,最喜画石 (苏州灵岩山寺现还珍藏着他的画石)。与他所交往都是些文人墨客。他荤酒不忌,每与文人聚会,吟诗作对,饮酒高歌。他的禅修功夫就是在这样闹轰轰的环境中取得的。他的徒弟见他吃荤也想破戒犯斋,他叫众徒上山摘采许多毒菌,煮熟后命众徒与之共食。众徒十白毒不敢食,大休和尚饮羹食菌,大啖至饱,食后,他对众徒说:“你们谁能食毒菌平安无事象我这样,就可吃荤,否则,那就只能吃素”。生前他自修宝塔一座,作他坐化之所。并以自己法名“大休”二字作一对联刻于塔之两侧。联云:  “无大无小无内外,自休自了自安排”。临终前一月,他通知各地弟子朋友请他们于某月某日采无德庵为他念佛送往生。届时,众人皆到了,他接待如常,谈笑风生,一如平日,或问曰:“大师不是说今日要坐化吗?为啥失约:他答曰是:“是”。即命食堂做供莱佛前上供,他自已身披祖衣拈香礼佛。然后叫众念佛至塔,他入塔坐已,命给他上供念佛,待众人上供念佛毕,只看他意态怡然竟己坐化了。凡在灵岩山老住者,对此事知之甚悉”。

(六)松月大师:松月是安徽桐城人,在灵岩山寺如意寮伺候病僧(注:如意寮是僧人养病之所,内设有病床)。由于他能从苦、繁、累中修持,这个普通僧人已过五关了。一九四八年农历腊月初八日是佛圣节日,他于初一日搭衣持具来到西关房了然首座和尚处告假说,他七日后要往生。当时了然首座认为他妄言斥之,继而他又将乎生积累悉数送库房交正念法师,说他七日后要往生,此款交库房请正念师给予结缘,正念师拒收此款斥令携回。腊月初七日,全寺僧众沐浴更衣虔诚庆祝我佛圣诞。我因见松月素患喘病(老气管炎),怕有闪失,便约几位同住的僧人随同松月往浴室,名曰陪同,实含防护之意果然,热浪冲人,弱体不耐熏蒸,松月感到喘不过气来,我们几个人扶他回僧舍,帮念“南无阿弥陀佛”(灵岩山规矩,凡人将要死时,寺里派人帮助他念“南无阿弥陀佛”。祈祷往生极乐国士,名曰“助念”)。初八,松月向我称谢曰:“谢谢你和大家对我的照顾,我今日去矣”。竟瞌然而化。

从松月到了然首座,正念法师告假之日起至初八日,正好七天,时日丝毫未爽。此事当时轰动一时,了然首座并为松月往生一事撰文,名曰:《松月大师往生记》,登在上海佛教弘化月刊上,香港佛教刊物也转载了。并且还登了他的往生照片。   

松月和我同乡,我不但是安徽人,而且在桐城大宁寺任过监院。因此我和他是最好的同参道友。最知已的朋友,松月生前一面伺候病僧,一面念佛,他每天都为病者洗脏物,几十年如一日,从不怕烦,怕累、怕脏,不发怨言。病僧想吃什么,他是想方设法为病僧办到。这就是他在闹中修持的功德。他的修持可总结三大特点:

一、静中修持能作主,闹中也能作主。

二、重病时修持能作主,死时也能作主。

三、他又是福慧双修的典范,他一贯真心实意为病僧操劳,不怕脏和累,几十年如一日,这是修福,虔诚礼佛,念佛,在劳动中不失禅心,佛号长宣,这是修慧。因此称他是福慧双修的典范,有当之无愧的。

松月往生之事,是我亲眼所睹,并参与善后一切事务,千真万确。现在灵岩山寺老住的僧人,一提此事,还记忆犹新。

以上所述乃引证高僧大德已过五关和未过五关的两种不同的精神状态和修证结果,以资后者学。 

佛教功法,也象道教、气功界一样,初学时要讲究调身、调息、调心三事,功夫一有了基础,就要讲究打成一片;不但行。住、卧、坐、作、语要打成一片,就是穿衣、吃饭、屙屎屙尿也要打成一片,直到一切时一切处无不打成一片为止。

总的来讲,过五关功法,是在上述功法中总结出来的,也是古德参禅中的总结。也是自己的功夫究竟过了几关一种自我检验,古人云:“有道无道,自己知道”。通过自我检验知道自己功夫的深浅。过五关功夫,从一关至第五关,都要求功夫要打成一片。

 

第十二章 止观治病

  

第一节    病因

行者有四大病。多数是在禅修中,不善调身、息、心三事。若能善用心者,四百四病自然不生。因此我们要善识病源,不识源病,一旦病发,不但行道有障碍,则大命虑失矣。如四大增损病,地大增者,则肿结沉重身体枯瘠,则百一病生。水大增者,则阴痰胀满食欲不消,腹痛下痢等百一病生。火大增者,则煎寒壮热,支节毕痛,口气大小便痢不适等百一病生。风大增者,则身休虚悬,战棹胀痛,肺闷胀急,呕逆气息等百一病生。故经云:“一大不调,百一病生,四大不调四百四病一时俱动”。除此还要善积五脏之病。从心生病者身体寒热,头痛口燥,因心主口故。从肺生病者,身体胀满四肢烦疼,心闷鼻塞等,因肺主鼻故。从肺生病者,多无喜心,忧愁不乐,悲思瞋恚,头痛眼暗昏闷等,因肝主眼故从脾生病者,身体面上,游风遍身,瘪痒疼痛,饮食失味等。因脾主舌故。从肾生病者,咽喉噎塞,腹;胀耳聋等,  因肾主耳故。如是四大五脏患,因起非一,病相众多,应善识起因。此四大、五脏二病,通内、通外。外病,如外则伤寒冷风热,内则,饮食不消等。

 

第二节  治病方法

治病方法多途,举要言之,不出止、观二种,云何用止治病。有师言,但安心止在病处,  即能治之。因心是一期果报之主,譬如王有所至处,群贼进散。次有师言,意守尸田(脐下寸)能安心止此不散,久则多有所治。有师言,常止心足下,莫问行住寝卧,即能治病。人以四大不调,故多诸病,由此心识上缘,故令四大不调,若安心在下,四大自然调适,众病除矣。有师言,但知诸空无所有,不取病相,寂然止住,因心忆想鼓作四大,故有病生。息心和悦众病即差。故净名经云:“何为病本,所谓攀缘,云何断攀绦,谓心无所得。用止治病非一,善修止法,能治众病。

次用观治病,有师言,但观心想,用六种气治病。即观能治病。何等六种气,一吹、二呼、三嘻  四呵、五嗟、六晒、此息皆于唇口之中,想心方便,转侧而作,绵微而用,颂曰:“心配属呵肾属吹,脾呼肺晒圣皆知,肝脏热来嘘字至,三焦壅处但言嘻。用十二能治众病,一上息、二下息、三满息、四焦息,五增长息,六灭坏息、七暖息、八冷息.九微息、十持息、十一和息、十二补息此十二息皆从观想心生。令略明之,上息治沉重,下息治虚悬,满息治枯瘠,焦治肿满,增长息治赢损,灭坏息治增盛。暖息治冷,冷息治热,微息治壅塞不通,寺息治战动,和息治四大不和,补息资补四大产。善用此息,可以偏治众患。有师言,善用假观,能治众病,如人患冷,想身中火气起,即能治冷。若患热,则想外刮清凉风,亦能消熟。这就是精神治疗。古人有望梅止渴,画饼充饥,皆以假观而  突实益。

复次用心坐中治病,按下列十法施行,无不有益。

一信:即信此法能治病。   

二用:随时常用。   

三勤:谓用之专精不息,取得差为度。

四常住缘中:即细心念念依法  而不异缘。

五别病因起:知病之所由起,因缘治之。

六方便:吐纳运心缘想,善巧成就,不失时宜。

七久行:方用时益未得;若不计月日常习不废。

八知取舍:知益即勤,有损即舍之。微细转心调治。

九持护:善识益缘触犯。

十识遮障:谓得益不向外说,末损不用疑谤。

按上述十施洽,必有大效,专而用之,方知此法不虚。修习此法,应注意二事:

一修习的时间  最好在早晨和晚上,以得汗为度。但用功要缓急得宜。     

二静坐如没有节治,或倚壁挂衣服,会使人身体背脊骨节痛,名为注病。治法,用息从头流向背脊,经骨节边注骨节边下,善自调护可愈。